桌上有則早聞,說的是今年7月份,國家電網公司年召開的中工作會上,國家電網公司董事長、黨組書記舒印彪在報告中指出,能源轉型是社會化的系統工程,其根本任務是構建清潔、低碳的新型能源體系,根本途徑是“再電氣化”。應該說,面向終端能源消費市場,我國已經不斷提高電氣化水平,倡導“以電代煤、以電代油”的終端消費新模式。那么,何來又加了一個“再”字呢?
首先,我們講,電氣化就是國民經濟各部門和人民生活廣泛使用電力。電氣化似乎沒有終極目標,因為,在還沒有人預見到第四次能源大轉變。人們更難預測電氣化達到什么程度。例如,當煤炭、石油和天然氣枯竭之后,電力的應用會發展到何種地步,從已有的情況而言,世界各國和地區的用電規模及不同發展階段的電氣化水平,受技術、經濟、社會和自然因素的影響,呈現出不同的電氣化水平。
其次,就是“再電氣化”體現的方向、目標。要弄清楚、弄明白電氣化向著什么樣的方向去努力,到底朝著什么目標去奮斗。研究表明,90%以上的清潔能源必須轉化為電能,才可以得到應用。因此,電能是清潔能源的最終利用形式,也是效率最高的形式。從生產環節看,再電氣化體現為風電、太陽能發電等新能源的大規模開發利用;從消費環節看,再電氣化體現為電能對化石能源的深度替代。
再者,電網是能源轉型的中間環節,用戶深度參與系統調節需要強大的電網技術做支撐,這是新能源大規模開發利用的關鍵,也是再電氣化的有效手段。實現再電氣化,其首要任務就是加強電網基礎建設,擴大互聯互通,建設大電網,形成大市場。可以說,在當前能源低碳轉型的大趨勢下,國家電網的“再電氣化”業已成為各國典范。
由此,國家電網實施的“再電氣化”,并不是嘴上簡單說說而已,也不是在現有的“電氣化”水平上,加了一個“再”字進行概念炒作,而是一社會化的系統工程。只有在理念傳播、技術評估等方面開展務實合作,共同促進綠色低碳轉型,才能加速區域和跨區的電力互聯,才能令世人矚目,進而推動全球能源的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