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三雄極光、雷士集團、飛利浦照明等大批照明企業紛紛加速布局智能(家居)照明,掀起一股席卷整個照明行業的“智能潮”。實際上,智能照明概念在LED照明領域已提及多年。過去幾年,智能照明多是“雷聲大雨點小”,并未真正普及。
記者了解到,當前國內智能照明產業仍存在行業標準不統一、市場接受程度較低、技術不夠成熟等問題,整個智能照明產業尚未形成一定的規模。
在近日,臺灣光電半導體產業協會副秘書長朱慕道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以下簡稱NBD)專訪時表示,“目前智能照明的市場滲透率還是個位數,這是正常的,因為才剛開始,后續還有很大發展空間。”
智能照明可能會先在公共區域發展成功
NBD:智能照明應用未來有哪些發展機遇?
朱慕道:智能照明系統將跨領域整合智慧光模組、感測、無線控制、LOT、云端等技術,大幅提升LED照明系統功能,除了用于光環境照明外,還能夠結合VLC定位、通訊技術,創造LED照明的附加應用價值。未來,LED照明將跨領域整合ICT、感測、安全、大數據、建筑等產業,可因人、時、地的需求而自動調變,形成以人為本的智慧照明系統。融合個人化、以人為本的智慧照明必將成為未來產業發展的重點。
NBD:傳統照明廠商應該如何涉足智能照明領域?有什么比較好的切入點?
朱慕道:一般的照明廠家都希望能夠趕快生產趕快賣,但是在智能照明這個議題上,實際上是需要智能化、品質化,需要有些技術含量的,所以一般廠家可能要做一些變革,還需要研發以增加功能。
我覺得公共區域可能先發展成功。公共區域有很多大樓,大樓里面需要很多的公共照明,更需要智能照明。另外,很多人互動的地方也需要智能照明。從個人家庭化來講,可能會從一線城市開始發展,先制定智能照明系統規范,讓其可以應用到家庭中。
智能照明尚未真正普及
NBD:實際上,智能照明這個概念已經提了很久,但是到如今,智能照明也并未真正普及。您認為是什么原因呢?
朱慕道:目前來講,智能照明的定位很多廠商也不是很清楚。等后續智能照明走向標準化、規格化,它的推進速度才會加快。但在標準沒有定好之前,每個廠商的規格都不一樣,使用者就會有疑慮。
此外還有成本的問題。基本上,一般照明的話,只要點亮它就可以。可是做智能照明的話,就需要通訊、聯網的功能,這些成本就比只是照明的成本高很多。如果只有少數廠商運用的話,就會覺得成本很高,必須規模化才能攤薄成本,而這恰恰是目前照明業者最不熟悉的一關。
NBD:在技術層面上,智能照明現有多種協議共存,紛繁的技術構筑的壁壘對智能照明發展進一步產生了阻礙,您如何看待這個技術問題呢?
朱慕道:我想這部分還是需要市場來解決。因為每個技術發展都有它的想法,它們之間有不同的定位。有人用ZigBee,有人用藍牙,也有人用WiFi,都是不一樣的,最終都需要靠推動標準化去決定用什么技術,而這需要一個時間過渡。
NBD:據了解,目前智能照明的產品價格普遍偏高,消費者的接受程度卻不高。您如何看待這種情況?
朱慕道:這個是肯定的,因為對消費者來講,他一定會想智能照明到底有什么用?但是目前市場存在一個問題,就是包括廠商都沒弄明白智能照明能做什么。目前大家都在講的智能化,實際上并不是真的智能,只是可以調控的照明能力而已,其本身在技術上的難度并不大。這種調節并不能滿足人的需求,真正的智能照明是需要通過物聯網去做互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