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畢業就開始當學徒,生于1965年的蔡文清,21歲創業,在鋁合金加工闖出一片天地。29歲那年,臺灣股市萬點、制造業缺工找不到人,蔡文清看此非長久計,決定賣掉工廠,另辟天地。
轉行轉很大,制造業跳到賣水果
他發現傳統市場內的水果商,營業時間只有清晨到中午,職業婦女正在上班,很難買到,有生意頭腦的蔡文清看到機會,就在臺北東門市場附近開了一家水果行,從早上8點賣到晚上10點,讓職業婦女下班也買得到新鮮蔬果。蔬果店開幕當天,營業額即是預期的2.5倍。
制造業背景跑去賣水果,全亞洲最大的“植物工廠”的催生者蔡文清,老早就有蔬果業的經驗了。
蔡文清又看到大型餐飲店一早到果菜批發市場買菜,費時費力;決定替餐飲業供貨運送,提供勞務及進貨成本的優勢,大受歡迎,最好的時候,臺北市百貨公司美食街80%的蔬菜,都由蔡文清供應。
蔡文清
但是從產地直銷的凌晨2點,到晚上9點的超長工時,耗用大量健康。前后5年;蔡文清決定放下蔬果生意,無條件交由員工經營。
水果行又重返制造業
蔡文清思考是否重返制造業,就在這個當口,時值TFT-LCD技術興起,日本計劃把組裝部份移轉到中國臺灣。蔡文清認為輕、薄、沒有輻射的液晶熒幕極具未來性,決定爭取零組件開發。2000年成立“州巧科技”,最高時年營業額達75億新臺幣,并在2007年興柜掛牌。
就在公司上市不久,蔡文清經醫生檢查為肝臟長滿肝腫瘤,只有“換肝”一途。
等待活體換肝的時候,蔡文清有過5次肝昏迷。因緣際會接觸了凈化養生(以生機飲食為主)治療,找回自身自愈力。他循此法,5個月時間,竟然不藥而愈。這樣的機遇,沖擊蔡文清,理出“最好的醫生是預防,最有效的藥是食物”。
幾經思考,決定轉換跑道,種植可以食用的干凈蔬菜,給自己吃,也提供給廣大的癌病患者另一個可能。
盡管已經45歲,蔡文清決定從根本學起,帶著團隊10余人,就學于中興大學植病系教授蔡東纂門下。學習植物生理學、植物病理學、植物營養學等基礎,從頭打底。
整合蔡教授多年研究心得,蔡文清決定避開傳統使用化肥、農藥的農法,以及不能克服的土地酸化、硬化及污染等問題的有機農法,采用更省電更省水的科技種菜。
大病一場,走出新田地
就在同時,蔡文清結識英國巴斯大學(Bath University)光電物理專家王望南教授。王教授十分認同蔡文清「用科技建構健康農業」的理念,協助完成“人工太陽”,根據不同植物習性開發出六種光譜,更適合個別蔬菜的生長溫度。
“人工太陽”的開發,大量節省能源;延長照明設備壽命,使種植成本大為減低。
蔡文清自身豐沛的制造業經驗,更是關鍵。他用綠能概念自行開發設計農場建筑,14層架的種植區,在800坪的土地上,有約8萬坪、百倍產值的智慧農場,使用的水為傳統農法的1/10以內。
其種植的蔬菜多以進口、國內環境無法種植的品項為主(例如: 生食萵苣類、紅酸模、冰花等等),售價為同級蔬菜的1/3,一般消費者負擔得起,且省去了跨國運送節能減碳。
成立8年的源鮮智慧農場,現有130位員工,50余位為研發人員,去年種植區全部完工后,受到多方青睞,客群以桃園機場多家空廚、五星級餐飲為主。
每一天都是多活的
關心癌癥防治的鴻海董事長郭臺銘,也投資源鮮,在深圳建立一個源鮮兩倍大產能的智慧農場,3月下旬正式投產;先以富士康員工餐飲為主客群。
不只郭臺銘、英國、越南、丹麥等北歐國家,也洽詢合作,肯定蔡文清過去的努力。
他一心想借先進科技重建健康的農業環境,提供大多數人可以消費得起的清凈食物。目前協助癌友以清凈飲食、凈化療法重建免疫力、自愈力,以及健康講座分享。
“我的命是撿回來的,每一天都是多活的。是以從事社會企業的心情經營智慧農場”,他如此為源鮮做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