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行業統計,全球正在運營和已經開建的OLED面板線約有27條,其中韓國有10條,中國臺灣有1條,中國大陸現有14條,中、韓總共加起來占了25條,剩下僅日本還有2條。
OLED目前是高端電視和未來中小尺寸高端電子消費品的主力顯示技術,在沒有可以在顯示效果上突破CRT顯示器和等離子顯示器的新型平板顯示技術出現之前,OLED顯示技術將是目前行業集中資源努力突破的方向。
但在OLED電視技術上,由于其技術本身的局限性,目前僅有LG一家在往市場上推廣。
與OLED電視面板不同,主要面向中小尺寸的OLED面板在顯示色彩上,一般采取了RGB三原色發光物質直接發光混色的技術,因此可以獲得比OLED電視面板更豐富的色彩,以及更高的亮度。
這個特點對于長時間近距離觀看的智能手機、平板以及電腦顯示器來說,對消費者有著更強的吸引力。
近年來,由于中國市場經過加入WTO后的全球化市場規則洗禮,已經成為一個較為成熟和規范的市場經濟主體,因此全球的消費類電子產品制造中心都集中往中國境內轉移。
但中國畢竟在以半導體技術為基礎的新型光電行業領域,落后國際上先進國家太多,在新型顯示技術上也只能采取跟隨的策略。
所以跟前面講的一樣,在中國自己沒有能力研發出在顯示效果上,可以突破CRT顯示器和等離子顯示器的新型平板顯示技術產品之前,中國也跟韓國一樣,把集中資源努力突破OLED顯示技術作為了目前行業的主要方向。
跟韓國的主要研發力量全部集中在了三星和LG兩家企業不同,中國在突破OLED顯示技術上采取了幾乎全行業全部撲上的策略,除了后起的惠科還沒有宣布投建OLED面板產線外,京東方、華星光電、深天馬、和輝光電、維信諾、信利、柔宇,甚至江西的益豐泰,都在積極推廣建設自己的OLED產能。
中、韓積極布局OLED產能的背后,除了其顯示效果可以在LCD顯示技術的基礎得到進一步改善之外,新型封裝材料的技術突破,也讓OLED的環境可靠性,特別是耐溫度環境性可以更勝LCD一籌,從而拓寬OLED顯示技術的應用范圍。
另外最重要的一點提,OLED比LCD更容易實現輕薄、柔性化,這對降低顯示屏的重量、厚度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同時柔性化顯示的簡單實現,也為OLED顯示技術打開了全新的應用場景,能獲得更大的市場空間,并推動消費類電子產品的創意創新發展,為行業消費升級服務。
OLED的技術核心,比起制程工藝的突破來,更多的還是材料技術的突破,如何提高OLED發光材料的發光效率,限低亮度衰減速度,并提升其環境穩定性,是行業未來發展的重中之中。
隨著中、韓兩地的行業資源和政府政策在發展顯示技術領域,全面往OLED顯示領域傾斜,必將吸引全球的科研團體和材料企業也積極跟進,研發出更多的新型OLED顯示材料出來。
一旦超穩定的OLED發光材料或材料處理工藝取得突破,新型的量產技術也將在這基礎上快速跟進上來,OLED顯示技術也將復制LCD顯示技術的輝煌,服務全球十到二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