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0月23日-25日,第十五屆中國國際半導體照明論壇(SSLCHINA 2018)暨2018國際第三代半導體論壇(IFWS 2018)在深圳會展中心盛大召開。24日下午,“光品質與光健康技術(光品質)”分會上,來自南昌大學方文卿教授帶來了《基于光的非視覺效應重新梳理光與人類的關系》研究報告。
報告中,試圖重新組織光與人之間的關系,指出照明和顯示中常見的6種誤解:①最好的夜燈是什么?人類的進化是否適應現代照明?②人們總是在夜晚尋求光明,這樣對嗎? ③夜間照明能否同時滿足人類的生理和心理需求?④在受試者疲勞前2小時內,能否準確測量人們對光的生理反應?我們以前的照明產品是否正確設計和評估?⑤在確認紅外(IR)的健康影響后,我們是否應該放棄白熾燈?⑥目前照明人員最關心的問題是什么?
有沒有什么比影響人們的視覺更重要?報告中認為人類生育可能更重要。東亞確實存在嚴重的人類生育危機。在醫學上,光有一種機制可以影響人類的生育能力。許多動物實驗已經證實了類似的機制。但從道德上講,人類的生育能力永遠無法通過實驗來探索。面對危機或相關跡象,我們不得不使用“回歸自然”作為限制來結束一些“猜想”。
為了盡可能地測試這些猜想,報告中提出來一種新型傳感器和儀器,通過首先使用燭光作為參考標準來評估光的非視覺效果。通過這些儀器,作者從監測早熟兒童的光環境開始,希望統計分析光對人類的生殖影響。試圖證明月經來源于月亮光的變化,這可能給出暗淡光線影響人類的參考劑量。如果月亮的昏暗光線對生殖系統產生巨大影響,那么強大的現代照明又如何呢? 大膽地建議,至少不應該在兒童的房間或教室中簡單粗暴地摒棄白熾燈,并且至少在此之前可以開發能夠模擬白熾燈的IR LED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