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隨著各種半導體發光材料和器件的不斷發展,新型顯示技術與照明技術的結合更加緊密,為未來顯示與照明技術的交叉和多元化應用奠定了基礎。從器件角度看,新型顯示與照明技術所對應的發光器件包括:Micro-LED、有機發光二極管(OLEDs)、量子點發光二極管(QLEDs)、半導體激光器、鈣鈦礦發光二極管(PerLEDs),以及其他新型半導體發光器件。其中,Micro-LED近年來發展尤為迅速,未來發展可期。
2018年10月23日-25日,第十五屆中國國際半導體照明論壇(SSLCHINA 2018)暨2018國際第三代半導體論壇(IFWS 2018)在深圳會展中心盛大召開。24日,“Micro-LED與其他新型顯示技術”分會聚集了國內外知名專家和企業代表,共同探討了Micro-LED等新型顯示技術前沿進展。
“Micro-LED與其他新型顯示技術分會”作為論壇重要分會之一,今年繼續設定為“主題日”活動。分會得到了愛思強、德豪潤達、國星光電、晶科電子的支持協辦。上半場,來自加拿大滑鐵盧大學William WONG教授、香港科技大學首席教授劉紀美、北京大學陳志忠教授、復旦大學張樹宇副教授、廣東德豪潤達電氣股份有限公司LED芯片事業部產品經理桑永昌、俄羅斯STR 集團有限公司Mark RAMM;下半場,由來自臺灣交通大學佘慶威教授、南方科技大學副教授劉召軍、廈門大學電子科學系教授,福建省半導體照明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副主任呂毅軍、北京工業大學教授郭偉玲、南京大學電子科學與工程學院教授劉斌、德國愛思強產品管理總監Jens VOIGT、復旦大學副教授田朋飛等國內外知名專家學者企業代表為分會奉獻了高水準研究報告。
下半場,首個報告是來自臺灣交通大學佘慶威教授,他在《可實現全彩微顯示的新型微結構LED》報告中表示,我們研究了一種新型微結構Nano-Ring (NR) LED,首先通過改變NRLED的環壁厚度,可以實現發光波長從480nm藍光到535nm綠光的變化,接著在藍光NRLED上噴涂紅色量子點材料進行色彩轉換,即可在同一材料上實現RGB全彩微顯示。
南方科技大學副教授劉召軍在《多功能化氮化鎵基高分辨率Micro-LED顯示器》研究報告。
廈門大學電子科學系教授、福建省半導體照明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副主任呂毅軍分享了《基于顯微高光譜成像技術的發光器件/陣列表面光熱特性分布測試》研究報告。他介紹說,顯微高光譜成像技術結合高光譜和顯微技術,獲得探測目標的二維幾何空間及一維光譜信息的數據立方。同時具有高空間分辨率和高光譜分辨率的優點。是進行微小發光器件/陣列表面光譜探測的理想工具。我們基于顯微高光譜開發了發光器件/陣列表面光熱二維分布測試技術。
北京工業大學郭偉玲教授介紹了《高壓LED和微顯示芯片設計及制備技術》研究報告。
南京大學電子科學與工程學院劉斌教授帶來了《氮化鎵微/納米LED與量子點混合結構的高品質白光器件》研究報告。報告中提出了一種新型微納米III族氮化物/II-VI族量子點混合結構LED。采用紫外軟納米壓印和光刻技術,制備出晶圓面積的有序III族氮化物納米孔和微米孔陣列,然后將II-VI族核/殼結構量子點填充至微/納米孔中,形成量子點與量子阱側壁緊密耦合結構。該結構利用量子阱與量子點偶極子間耦合增強物理效應,發光激子的復合壽命大大提供,從而提升了LED器件的量子效率。
德國愛思強產品管理總監Jens VOIGT介紹了《用于RGB Micro-LED大批量制造的MOCVD解決方案》主題報告。他介紹說,愛思強的行星式反應器平臺是生產具有最高一致性、重復性和缺陷控制標準的化合物半導體器件的已建立的平臺,例如用VCSEL激光器證明的3D傳感器技術,這是當前高容量需求的關鍵驅動因素之一。同樣的要求組合也適用于Micro-LED技術:在低的缺陷水平下,結合外延層的高通量結構具有非常高的精度。行星式反應器平臺技術已經被證明能夠為所有RGB Micro-LED提供必要的生產條件。
復旦大學副教授田朋飛分享了《智能GaN基micro-LED陣列》研究報告。GaN基micro-LED (霯ED)陣列可用于高亮度微顯示、高效率固態照明和高速可見光通信的高帶寬發光芯片。通過結合以上功能,可以實現用于大數據和物聯網的智能霯ED系統。至今為止,還未有將霯ED陣列用于高帶寬探測器(PD)的報道。
可見光通信(VLC)是一種有前途的無線通信,用于補充現有的無線通信技術,以滿足不斷增長的高速通信需求。基于GaN基LED的可見光通信引起了人們極大的興趣。但是由于商用大尺寸LED具有較低調制帶寬,這限制了可實現的VLC數據速率,因此新型GaN基μLED被用來提高光電調制帶寬,進而提高數據速率。大多數的研究都集中在使用霯ED作為發射端來傳遞信號,然而,基于GaN的μLED也可以用作PD來進行可見光通信。【根據會議現場資料整理,如有出入敬請諒解!】
現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