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0月23日-25日,第十五屆中國國際半導體照明論壇(SSLCHINA 2018)暨2018國際第三代半導體論壇(IFWS 2018)在深圳會展中心盛大召開。24日,“Micro-LED與其他新型顯示技術”分會聚集了國內外知名專家和企業代表,共同探討了Micro-LED等新型顯示技術前沿進展。
“Micro-LED與其他新型顯示技術分會”作為論壇重要分會之一,今年繼續設定為“主題日”活動。分會得到了愛思強、德豪潤達、國星光電、晶科電子的支持協辦。上半場,來自加拿大滑鐵盧大學William WONG教授、香港科技大學首席教授劉紀美、北京大學陳志忠教授、復旦大學張樹宇副教授、廣東德豪潤達電氣股份有限公司LED芯片事業部產品經理桑永昌、俄羅斯STR 集團有限公司Mark RAMM;下半場,由來自臺灣交通大學佘慶威教授、南方科技大學副教授劉召軍、廈門大學電子科學系教授,福建省半導體照明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副主任呂毅軍、北京工業大學教授郭偉玲、南京大學電子科學與工程學院教授劉斌、德國愛思強產品管理總監Jens VOIGT、復旦大學副教授田朋飛等國內外知名專家學者企業代表為分會奉獻了高水準研究報告。
會上,來自南京大學電子科學與工程學院的劉斌教授分享了《氮化鎵微/納米LED與量子點混合結構的高品質白光器件》研究報告。
劉斌,南京大學電子科學與工程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長期開展III族氮化物半導體材料和微納光電子器件研究,并兼任重點實驗室/工程中心副主任,曾在英國謝菲爾德大學III-V族半導體國家實驗室從事博士后研究,在中國香港中文大學、瑞典皇家工學院(KTH)等訪問研究;主持國家重點研發計劃與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課題10余項,目前已發表SCI學術論文150篇,申請/授權發明專利40項,獲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優秀青年基金,入選教育部青年長江學者。
劉斌教授在報告中介紹到,我們發展了一種新型微納米III族氮化物/II-VI族量子點混合結構LED。采用紫外軟納米壓印和光刻技術,制備出晶圓面積的有序III族氮化物納米孔和微米孔陣列,然后將II-VI族核/殼結構量子點填充至微/納米孔中,形成量子點與量子阱側壁緊密耦合結構。該結構利用量子阱與量子點偶極子間耦合增強物理效應,發光激子的復合壽命大大提供,從而提升了LED器件的量子效率。
通過模擬和實驗,以不同尺寸的II-VI族量子點進行色轉換,微納米混合LED的顯色指數可達到86以上,色溫從2629K到10000K,覆蓋了暖白光、自然白光、以及冷白光,同時該結構LED器件隨著注入電流增大,效率降低(Efficiency Droop)不利現象也得到了有效抑制。
劉斌教授認為,該新型微納米III族氮化物/II-VI族量子點混合結構LED在高效率、高品質白光LED方面具有很強的產業化應用前景。【根據會議資料整理,如有出入敬請諒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