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0月23-25日,由國家半導體照明工程研發及產業聯盟(CSA)、第三代半導體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CASA)與深圳市龍華區政府聯合主辦的第十五屆中國國際半導體照明論壇(SSLCHINA 2018)暨2018國際第三代半導體論壇(IFWS 2018)在深圳會展中心舉行。
10月24日下午,“固態紫外器件技術”分會如期舉行,分會重點關注以氮化鋁鎵、氮化鎵為代表的紫外發光材料,以碳化硅、氮化鎵為代表的紫外探測材料,高效量子結構設計及外延,以及發光二極管、激光器、光電探測器等核心器件的關鍵制備技術。
美國Crystal IS.聯合創始人Leo SCHOWALTER,中科院半導體研究所研究員、中科院半導體照明研發中心副主任王軍喜,華中科技大學教授陳長清,北京大學副教授許福軍,三重大學助理教授永松謙太郎,中國科學院蘇州納米技術與納米仿生研究所研究員孫錢,廈門大學教授黃凱,中南大學教授汪煉成,南京大學蘇琳琳等中外同行專家帶來精彩報告,并分享各自的最新研究成果。廈門大學教授康俊勇,中科院半導體研究所研究員、中科院半導體照明研發中心副主任王軍喜共同主持了本屆分會。
AlGaN基深紫外LED吸引了人們越來越多的注意,因為其在殺菌,水凈化,皮膚病治療,生物探測等方面有著潛在的應用前景。由于藍寶石襯底和AlGaN材料之間存在著很大的晶格失配和熱失配,因而,多量子阱有源區的生長伴隨著較高的位錯密度,這導致更多非輻射復合的發生從而只能獲得較低的內量子效率。所以,AlGaN基的深紫外LED目前仍未普及應用的主要原因是受限于其較低的量子效率。
華中科技大學教授陳長清帶來了深紫外DUV-LED發光效率的提升策略的報告,結合具體的研究過程,他表示研究實現了在納米圖形化襯底上生長無裂紋的厚膜AlN層,納米圖形化襯底的實現是通過步進光刻機和ICP的刻蝕,其圖案可以得到良好的控制和重復。AlN外延層的厚度可超過10微米,表面達到了原子級的平整。X射線衍射測量的(0002)和(1012)面的半高寬分別為165和185弧秒,這表明AlN外延層有著很好的晶體質量,從而可改善LED的內量子效率。此外,深紫外LED芯片內部的全反射會嚴重影響光提取效率和外量子效率。此外,在藍寶石背面制備的蛾眼微結構能有效改善深紫外LED的光提取效率和外量子效率。
(內容根據現場資料整理,如有出入敬請諒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