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多久沒仰望過燦爛的星空了?
在當下很多孩子的認知里,“星星”只是一個抽象的詞匯。
30億年來,地球上的生命生活在由太陽、月亮和星星帶來的光明與黑暗之中。
隨著人類在地球上的大規模建設與活動,一座座美麗的“不夜城”所制造的光污染,已經演變為生態與環境的美麗“殺手”。
今天,全球2/3的城市人卻無法在夜晚看到銀河和主要的星座。
城市以外,遙遠的暗夜星空保護地,
成為人們仰望星空最后的天堂,
兒時的星空竟不知不覺成為最后的記憶。
為了尋找“消失”的星星,住建部正在行動,將加緊對城市照明標準的修訂,提高行業標準以解決城市“光污染”的問題。
光污染:亮了城市,暗了星空
曾幾何時,夜晚璀璨的星空帶給人無限的遐思,對星空的探索也催生了天文學這門基礎學科。
早在4300年前,中國古人就已經能“觀天授時”,通過肉眼觀測星空確定了二十四節氣,以指導農業生產。但是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快,越來越多生活在城市里的人發現,星星似乎“消失不見”了。
夜幕降臨之后,商場、酒店甚至圖書館都閃耀著璀璨的霓虹燈,有的建筑上,強光直沖云霄,在國內眾多一線城市,夜晚早已如同白晝。
世界上三分之一的人無法看到銀河
美國《科學進展》雜志上的研究發現,由于光污染問題,現在地球上已有三分之一的人口看不到夜空中明亮的銀河。這項研究根據高精度衛星成像數據,并結合全球2萬多個地面站點的觀測得出了如此結論。
圖自視覺中國
來自意大利、德國、美國和以色列的研究人員制成了迄今最精確的全球光污染影響評估地圖集。結果顯示,80%的地球人生活在受人工光線污染的天空下,北美近80%的人口與歐洲60%的人口無法看到銀河。
這張地圖集顯示,全球光污染最嚴重的是新加坡,接下來的是科威特、卡塔爾、阿聯酋、沙特阿拉伯、韓國、以色列等。在歐洲西部,只有少數地區未受光污染影響,包括英國蘇格蘭、瑞典、挪威以及西班牙和奧地利的部分地區。受光污染影響最小的國家是乍得、中非共和國和馬達加斯加。
研究表明,夜間光污染不僅讓人難以看到銀河,還會造成其他問題,比如浪費能源和金錢、損害生物多樣等。
研究人員建議盡可能減少晚間不必要的光照,尤其要減少能干預晝夜節律的藍色光,同時要防止高于水平面的照射光線。
住建部:防治城市光污染將有明確標準
面對直上云霄的“光污染”,近日,住建部出手,擬提高行業標準,尋找城市消失的星星。
記者從住建部了解到,針對城市亮化工程帶來的光擾民、光污染以及城市照明能耗過高等問題,我國目前正在加緊對城市照明標準的修訂,提高行業標準以解決城市“光污染”的問題。
隨著近年來照明行業技術的進步,對已執行多年的行業標準《城市道路照明施工及驗收規程》進行標準更新已刻不容緩。
中國市政工程協會城市照明專業委員會常務副秘書長 馬文海:我們城市照明的很多標準,跟我們現在技術的更新換代相比有一些滯后,比如說現在路燈的標準,還停留在每平米一瓦的功率密度值上面,實際上現在新的技術已經完全可以做到每平米0.5瓦。我們的標準是五年前的標準,所以我們要加快標準更新的工作。
除了標準的更新,馬文海介紹,他們目前正在按照住建部的委托,對我國城市照明相關情況進行系統調研,從目前調研的情況看,不少城市的照明規劃,技術應用千篇一律,無非是大規模點光源及大面積建筑多媒體化的應用,設計過于簡單、過亮、過炫、色彩太多、動感太強,帶來的城市光污染問題也亟待解決。
留住星空,城市如何科學用光?
“我們并不想阻礙城市變亮的進程,只是希望可以科學用光。”專家指出,并不需要讓城市的燈光關閉,只需加個燈罩,讓燈光向下照明而非直射天空就會顯著減少對天文觀測的影響。
除了路燈外,一些霓虹燈等景觀照明,如果按時關閉也可讓天文觀測與節能減排實現“雙贏”。
眼下,一些國家也開始了重訂照明計劃,如英國,已提出了詳細的郊區照明計劃以保護環境。加拿大亞伯達省卡加利在2002年至2005年間亦將大部分住宅區的街燈換成更高效率的類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