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潮水退去才知道誰在裸泳,經濟環境的惡化,更能檢驗出一個企業面對困境的能力。營收凈利下滑,流動性風險上升,股權質押比例不斷攀升,收購的弊病逐漸顯現,哪一個會成為壓垮照明企業的最后一根稻草?
飛樂音響 PPP模式的犧牲品
8月份飛樂音響公布上半年業績預告時,曾預測上半年虧損約4億元,而三季報顯示,公司前三季度營業額8.12億元,同比下降50.80%;凈利潤虧損8.28億元,同比下降587.81%,單第三季度虧損就達到4億元,虧損幅度增長之快令人咂舌。
導致飛樂音響業績大變臉最主要的原因是國家PPP項目政策變化及市場流動性持續收緊。眾所周知PPP模式以資金規模龐大和回款周期長而出名,在經濟下行之際,國家基建工程數量減少導致飛樂音響工程項目承接大幅減少,而去杠桿政策又導致銀行貸款難度上升,企業融資越來越難,成本也越來越高。兩方面政策影響下,導致飛樂音響不但市場份額不斷萎縮,資金鏈缺口也逐漸擴大。
11月下旬,飛樂音響曾收到大股東母公司1.5億元的財務資助,但對于巨額虧損而言只是杯水車薪,無奈之下只能將車庫照明等項目債權估值2億轉讓。即便如此,還是無法填補業績造成的巨大虧空,2018年的年報,只怕是不那么好看了。
值得一提的是,飛樂音響此前并購帶來的15億元商譽面臨減值風險,加上子公司資產減值計提2.3億元,這對于本已陷入困境的飛樂音響而言,無疑又多了一層陰影。
萬潤科技&聯建光電 國資兜底清場收購散落的一地雞毛
11月15日,萬潤科技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李志江、羅小艷、李馳及其一致行動人羅明、黃海霞、羅平、李志君、胡建國將其合計持有的萬潤科技1.82億股股份作價9.51億元轉讓給宏泰國投,宏泰國投將持有萬潤科技20.21%的股權,公司實控人將變更為湖北省國資委。
3年耗資26億,近乎瘋狂的外延式跨界擴張,給萬潤科技帶來業績的快速增長外,也埋下了承諾業績能否達標、商譽減值等風險。隨著收購步伐的推進,萬潤科技主營業務也逐漸被淡化,2018年上半年,曾經的主營業務光源器件營收僅2.31億,營收占比僅10.90%,LED業務營收7.66億元,占比35.55%,廣告傳媒業務營收13.89億元,占比64.45%。
收購一家企業并利用這家企業收購下一家的模式本就相對冒險,為資金鏈埋下了風險的種子,最終在股價大跌時引發連鎖反應。
同樣被收購拖入困境的還有聯建光電。五年間,聯建光電先后并購、參股了10多家營銷服務領域的公司,形成了從營銷策劃、品牌公關到線上線下媒體投放、營銷活動和互聯網自媒體營銷等營銷全產業鏈的布局,欲以此實現向數字營銷的轉型。業績對賭的收購模式,導致對收購標的企業缺乏深度整合,而承諾兌現無望,最終讓其與子公司股東走到對簿公堂的地步。
12月17日,聯建光電與山東省聊城市東昌府區人民政府、中天鴻遠資產管理(深圳)有限責任公司簽訂了《股權投資框架協議》,由中天鴻遠成立總規模為4億元的專項基金,以增資方式投資公司旗下數字顯示設備業務板塊全資子公司聯建光電有限公司以及深圳市易事達電子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易事達”),進而分別獲得聯建有限和易事達部分股權,數字顯示設備業務板塊將設立北方區域總部,并建立生產線,實現規模化生產。
從對外公布的協議來看,政府似乎也希望聯建光電重點放在其原來的主營業務經營上。
德豪潤達補貼潮退去才知道誰在裸泳
隨著LED行業不斷發展,政策的傾斜力度也逐漸減少。尤其近兩年,國家對于LED行業的補貼策略,從大水漫灌逐漸過渡到有的放矢的精準投放,補貼主要集中到技術含金量相對較高的芯片封裝領域。根據阿拉丁照明網此前對公開數據的統計,1-10月LED企業所收到的政府補貼,九成以上都集中在芯片封裝領域。
芯片領域,三安光電在國內的龍頭地位已經確立,業績表現、擴張速度以及技術優勢都領先于其他同行,對政府補貼金額的爭取更勝同行,再加上華燦光電和木林森這兩大補貼大戶,三家企業的補貼金額已經占去LED行業補貼的絕大部分。
從公開資料看,德豪潤達在2018年并無多少補貼入賬,而三季報顯示其已出現小額虧損,似乎在坐實德豪潤達吃補貼免虧這一說法。先是陷入與Lumileds的專利訴訟糾紛,隨后大股東七成股權被凍結,股價下跌更讓大股東陷入被動減持的尷尬境地,對于德豪潤達而言,2018年舒心的日子可真不多。
聚燦光電 再苦不能苦財報
聚燦光電上市首年業績變臉,讓其陷入輿論的漩渦,由此引來媒體的口誅筆伐。
從其披露的信息看,2018年收到的補貼并不算少,但仍無法掩蓋其業績的頹勢。一方面,經過幾年發展,相比于三安光電、華燦光電等領頭企業,不管是企業規模還是產品技術都已不占優勢,企業失去發展的源動力;另一方面,收到補貼的同時,擴張的步伐也在繼續,錢等于左手進右手出。因此,年末之際,為了來年能交出一份好看的成績表,上演了一出業績不夠賣房來湊的戲碼。
雪萊特第一個踩在股權質押地雷上的LED企業
三季報公布期間,作為第一個披露業績且還陷入虧損的企業,雪萊特吸引了眾多行業人士的目光。
隨著媒體關注度的上升,一些問題也逐漸被扒了出來。控股股東柴國生及其一致行動人所持公司股份累計被質押249,250,000股,占持有公司股份總數的95.21%,占公司總股本的32.04%。因為業績表現欠佳及劇股價下行,從而使其更早的觸及到股權質押平倉線,子公司控股股東在國家喊停券商強平前就已被強平。
近兩年利潤的主要支撐者,子公司富順光電也被爆出流動資金吃緊,部分銀行賬戶被凍結、資產被扣押,其大量的應收款導致計提應收賬款的壞賬準備,成為了其業績“坍塌”的導火索,進一步打擊股價。就在12月28日,雪萊特控股股東又被機構強平了370萬股。
而隨著媒體調查的不斷深入,一些細節更是引人猜疑,雪萊特最大供應商不但身份可疑,還被爆出藏身于居民樓內。
勤上股份&長方集團 轉型路上的進退維谷
前兩年在LED行業陷入低谷之際,勤上股份與長方集團都選擇了轉型,巧的是都選擇了教育行業,更巧的是,兩家企業還不約而同地在LED行業回暖之際重新回歸。
不知是選擇的時機不對,亦或是幸運未曾降臨到他們身上,轉入教育行業后,教育行業的競爭日趨激烈,問題越來越多,國家的監管也趨嚴。而脫離LED行業兩年后,這兩只曾經的勁旅已不具有優勢,尤其是勤上股份,作為此前最具代表性的路燈企業之一,在此輪智慧路燈熱潮中,面對路燈同行及跨界切入的競爭對手,最終無奈地選擇剝離照明業務,而其三季報更顯示其已陷入虧損的境地,讓人唏噓。
結語
去杠桿政策影響下,民營企業的融資環境越來越差,融資成本不斷提高,成為前三季眾多企業凈利潤下滑的重要原因。股市的震蕩,更讓本就艱難的民營企業雪上加霜,短期流動性風險成為照明企業目前難以預知的變數。而隨著越來越多業績對賭協議的到期,收購的弊端也將進一步顯現,而這是此前大肆收購的企業無法回避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