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8月1-2日,新材料技術大會及第三代半導體微波射頻技術研討會在保定淶源成功舉辦。
本屆大會由中國科協學會學術部、河北省科學技術協會、保定市人民政府主辦,第三代半導體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中國科協先進材料學會聯合體、保定市科學技術協會、保定市淶源縣人民政府承辦,河北同光晶體有限公司協辦。本屆大會以新材料·新產業·新動能為主題,匯聚院士專家智力資源,聚焦第三代微波射頻領域,共同探討微波射頻器件的技術及產業現狀和未來發展趨勢,探尋產業突破的方向和未來的可能性。
中國科學院副院長、中國科學院大學黨委書記、校長、中國科學院院士李樹深;中國工程院院士、國家新材料產業發展專家咨詢委員會主任干勇;中國工程院院士、北京有色金屬研究總院教授黃小衛 ;中國工程院院士、北京工業大學副校長聶祚仁;科學技術部高新技術發展司材料處原處長、第三代半導體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長三角協同創新委員會共同主任徐祿平;國家新材料產業發展專家咨詢委員會委員、第三代半導體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理事長吳玲;國家新材料產業發展專家咨詢委員會委員、安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技術總監周少雄;國家新材料產業發展專家咨詢委員會委員、中國科學院半導體研究所研究員,第三代半導體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京津冀協同創新委員會共同主任陳弘達;中國科學院半導體研究所副所長、研究員楊富華;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副總工程師張國慶 ;北京大學理學部副主任、寬禁帶半導體研究中心主任、長江特聘教授沈波;清華大學教授潘峰;中國電子科技集團第十三研究所副所長,第三代半導體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京津冀協同創新委員會共同主任蔡樹軍;中國科學院半導體研究所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樊志軍;中國科學院蘇州納米所研究員,蘇州納維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徐科;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微電子學院副院長,寬帶隙半導體技術國防重點科學實驗室副主任張進成;TD產業聯盟秘書長楊驊;天津工業大學大功率半導體照明應用系統教育部工程中心主任,校信息化中心主任,第三代半導體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京津冀協同創新委員會常務副主任牛萍娟;河北同光半導體有限公司董事長,第三代半導體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京津冀協同創新委員會共同主任鄭清超;第三代半導體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秘書長于坤山;蘇州能訊高能半導體有限公司高級器件工程師錢洪途;大唐移動通信設備有限公司5G高頻系統研發總監王世華;天津工業大學教授劉軼等專家及相關領域約300位代表參加了本次會議。
大會主承辦方領導保定市副書記閆繼紅;保定市市委常委羅德強;河北省科協副主席鄭麗萍;中國科協學會學術部副部長陳銳;保定市科學技術協會黨組書記、主席孫增軍等出席了本次會議。
會議現場
市委常委羅德強主持了大會開幕式。河北省科協副主席鄭麗萍;國家新材料產業發展專家咨詢委員會委員、第三代半導體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理事長吳玲;保定市副書記閆繼紅分別在開幕式致辭。
徐祿平主持了開幕式報告環節。干勇院士做了主題為“中國新材料產業發展戰略”的報告。報告全面分析我國材料科技技術發展現狀,深刻剖析集成電路材料和器件面臨的問題與技術難點。
聶祚仁院士分享了題為“材料全生命周期的環境友好發展”的報告。闡述材料行業可持續發展背景,提出如何構建可持續發展綠色材料體系,從生命周期分析,流程節能減排,生態設計應用,LCA數據技術建設等維度分析產業各個生產工藝環節對材料生命周期的影響。
黃小衛院士做了題為“稀土材料發展現狀及應用前景”的報告,全面分析我國稀土資源材料現狀,應用情況,提出我國稀土材料產業面臨的問題,機遇與挑戰。
于坤山秘書長分享了題為“第三代半導體:跨越式發展的機遇和挑戰”的報告。他指出第三代半導體產業的發展要充分借鑒中國高鐵跨越式發展的成功經驗,充分整合國內外行業資源,打通上下游產業鏈,形成后發優勢。通過“政產學研用”協同創新,實現中國第三代半導體產業的跨越式發展。
下午的第三代半導體微波射頻技術研討會,報告嘉賓和與會人員就第三代半導體微波射頻技術進行了深入的技術交流和討論。
研討會上半場由陳弘達老師主持,下半場由牛萍娟老師主持。
TD產業聯盟秘書長楊驊;北京大學理學部副主任、寬禁帶半導體研究中心主任、長江特聘教授沈波;中科院蘇州納米所研究員,蘇州納維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徐科;中國電子科技集團第十三研究所副所長蔡樹軍分別在技術討論會上半場做了報告。
河北同光晶體有限公司總工楊昆;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第55研究所楊乾坤;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微電子學院副院長,寬帶隙半導體技術國防重點科學實驗室副主任張進成;蘇州能訊高能半導體有限公司高級器件工程師錢洪途;大唐移動通信設備有限公司5G高頻系統研發總監王世華天津工業大學教授劉軼分別在技術討論會下半場做了報告。
會議同期聯盟還舉辦了《第三代半導體微波射頻技術路線圖(2020-2035)》研討會,路線圖的目標是能幫助企業把握技術研發和新產品推出的最佳時間,幫助政府更好的明確技術研發戰略、重點任務、發展方向和未來市場,集中有限的優勢資源為產學研的結合構建平臺,能使利益相關方在技術活動中步調一致,減少科研盲目性和重復性,將市場、技術和產品有機結合,為不同創新主體提供合適的技術關聯“著力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