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盟成立十五周年特稿——見證與陪伴
全軍教授:聯盟一中國半導體照明的開拓者
值此國家半導體照明工程研發及產業聯盟(CSA)成立十五周年之際,特邀復旦大學電光源研究所全軍教授分享他見證與伴隨聯盟與產業發展的特殊記憶。
以下為全軍教授向本網記者講述文字整理內容:
今秋十月,在歡度建國70周年之際又迎來國家半導體照明工程研發及產業聯盟(CSA)成立十五周年慶典,雙喜臨門。
緊急啟動
十五年前,六部委〈緊急啟動〉國家半導體照明工程,繼而成立國家半導體照明工程研發及產業聯盟(CSA)。從此聯盟成了中國半導體照明產業的拓荒者,引領業界把一片荒原變成如今茂盛的綠地。回首往事一些感受與大家分享。
“緊急”二字反映了當時形勢的急迫和政府決策的果斷。眾所周知,能源、環境是當今國際關注的焦點,節能減排已定為我國基本國策,照明節電意義重大。上世紀發達國家提出的綠色照明理念已引入我國,本世紀初聯合國又撥款來推動。復旦大學周太明教授承擔并組織了綠色照明教育與培訓的項目,我有幸也參加了到各地的宣講。
綠色照明主張要用節能的光源、燈具,啟動器和控制來滿足被照場地的功能需要和營造一個舒適的照明環境,其核心則是光源。宣講PPT中有一節:〈LED--21世紀照明新光源〉醒目地列在標題中。當時白光LED的光效才剛過白熾燈水平,怎么會有這樣大膽的預言?2001年召開的LS一9(第九屆國際電光源科技研討會)會上的一篇論文:〈LED--半導體的又一次革命〉或許能說明這一點。
復旦大學陳大華教授等參加了該會并在論文集序言中指出:固態光源LED的出現是這次會議的一大亮點。我細讀該文,作者從基礎物理定律指出:白熾燈(包括鹵素燈)的光效為12~24lm/W,平均約15lm/W。較高效率的熒光燈和HID燈光效50~120lm/W,平均75lm/W。上述燈泡的共同缺點是僅把一小部分電能轉變成可見光。白熾燈僅為5%,熒光燈通過激發熒光粉變成可見光的效率也不過為50%。
他預言:二十一世紀將普及一種嶄新的光源LED。盡管當時白光LED光效還處于白熾燈水平,但他預測:到2005年量產的LED光效將達50lm/W(意味僅把12%電能變成光)。2010~2015年LED可達50%的轉換率相當于200lm /W。2000~2025年轉換率將達75%相當于300lm/W。
這篇論文激起我極大的興趣,預言中LED被提升到半導體又一次革命的高度。是否意味著第一次是上世紀晶體管取代了電子管,這次將是LED取代以電真空為基礎的傳統電光源?事實上發達國家對此已有預見,并在上世紀末對LED照明作了部署,我國已稍顯落后所以‘急起直追是完全必要的。
初識聯盟
我與聯盟的初識是在2005年。
那時,我組織并參加的由復旦大學宋賢杰教授課題組與無錫中科綠能及江蘇著名路燈企業蘇發(后轉移到史福持)三方合作的〈風光互補LED照明智能化路燈〉省重點項目正在進行。揚州市科技局申局長十分重視,請來了聯盟李晉閩、吳玲、阮軍等組成的代表團前來考察指導,期望揚州爭取成為國家第六個半導體產業基地。
會談中,談到作為產業鏈上游的外延芯片是關鍵、是瓶頸,無疑是正確的(沒有新材料就沒有新光源)。但是,吳玲主任說的整個產業鏈也需要由下游應用來推動,這給了我們很大的鼓勵。
當時,應用以道路照明的路燈為切入點,其光源是傳統燈中光效最高的高壓鈉燈,與它PK談何容易?確實如此,但選路燈也有其道理,這里不再多言。
同年12月,我參加了由聯盟主辦的“大功率LED及特種照明應用研付會”。會上送的一本由聯盟主編的《中國半導體照明產業發展報告》一書內容涉及綜論、技術、產業、政策、基地、投資、戰略等方面。十分珍貴,是一盞有志于投身半導體照明人的指路明燈。這本書我當時也推薦給了資料室,供所里同仁分享。
863項目記憶
LED與傳統光源不同,用于燈具其散熱、配光、驅動等都是當時的技術難題,希望有國家扶持。但當時“863”項目都集中在上游,為爭取下游應用也有一席之地,2008年我與宋賢杰老師走訪了中國照明學會的甘子光前輩,王錦燧會長及中國照明電器協會的陳燕生理事長和劉升平秘書長。聽取了他們的意見,起草了一份關于要扶持照明應用和增設照明專家組的建議。該建議經蔡祖泉教授審定后,由我和宋賢杰去科技部拜訪曹健林副部長傳送,受到了熱情接見。
圖片文字注釋:“有必要成立應用方面的專家組” 蔡祖泉 宋賢杰 全軍 2008.5月12日
之后國家“863”〈LED功能性照明系統集成開發〉項目申請開始,寧波燎原與復旦大學合作申報經專家組多次評審最終通過。
寧波燎原當時是一家國內最強的傳統路燈品牌企業,與復旦大學常有往來。他們開發的LED路燈在2007年8月進行鑒定,吳玲主任應邀出席了會議。我參加的專家組對該廠80WLED路燈(擬取代150W高壓納燈)和135W LED路燈(擬取代250W高壓鈉燈)的設計和技術參數給了高度評價,尤其在燈具配光的正確,散熱結構新穎及應用效果上都在國內LED路燈的前列,為項目的獲得奠定了基礎。同時得到863項目的還有勤上光電及搞室內照明的兩家企業。從此照明應用研發大步向前,“十城萬盞”示范應用相繼進行,推動了整個產業鏈的發展。
論壇情結
始于2004年,由聯盟主辦的每年一屆的中國國際半導體照明論壇(SSLCHINA),是我國級別最高、推動LED產業發展影響力最大的論壇,我有幸參加過多次。
2008年第五屆論壇,中國電光源之父復旦大學蔡祖泉教授應曹健林副部長邀請首次亮相大會,這是傳統光源轉向LED的一個象征,也是LED如何更好適應功能照明需要的契機。可惜蔡老因病次年離世,不然……
2009年第六屆規模空前,國際著名公司巨頭Philips、0SRAM、GE等都來了,那是我國“緊急啟動“以來LED照明發展迅速引起國際關注之故。會上互動的二段對話我印象深刻。一是當問Philips:節能燈是貴公司發明的主打產品控制了市場,LED將取而代之。你們卻也積極開發,豈非自挖墻腳?
回答是:任何一個產品都有它的壽命周期,不能抱著不放而需...。
另一是問曹健林副部長:對半導體照明產業政府做些什么?回答是:扶持、引導、規范……
這些對加快我國傳統照明企業的轉型升級及引導產業的健康發展都有積極影響。
2013年,第十屆論壇移師北京召開。“十年磨一劍”我國LED照明產業蓬勃發展,已由嬰兒成長為少年時代。大會對由國際半導體照明聯盟權威評出的四位有功之人:藍光發明人中村修二、黃光發明人George Craford、OLED發明人鄧青云教授和曹健林博士進行了表彰。
結語
時光如梭,轉眼又6年過去。聯盟開拓的事業己成燎原之勢并向超越照明及第三代半導體技術應用延伸擴展。與此同時,第三代半導體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CASA)順應時代成立,中國成了國際半導體業界關注的中心...令人鼓舞。
值此聯盟成立十五周年之際,誠祝聯盟更加興旺發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