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深圳市龍華區科技創新局特別支持,國家半導體照明工程研發及產業聯盟(CSA)、第三代半導體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CASA)主辦,深圳第三代半導體研究院與北京麥肯橋新材料生產力促進中心有限公司共同承辦的第十六屆中國國際半導體照明論壇(SSLCHINA 2019)暨2019國際第三代半導體論壇(IFWS 2019)在深圳會展中心召開。
2019年11月26日上午,“可靠性與熱管理技術” 分會如期召開。本屆分會由山西中科潞安紫外光電科技有限公司協辦。熱管理技術與可靠性分析已經從單個產品朝整個系統的面向發展。在這一過程中新型散熱材料、熱管理技術、面向可靠性設計、故障數據與失效分析、制造過程中的控制及可靠性篩選、壽命加速老化測試方法、失效模式與仿真模擬等技術的進步等都影響整個系統的可靠性。
本屆分會上,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副教授DU Hejun,華中科技大學能源與動力工程學院院長、中歐清潔與可再生能源學院中方院長羅小兵,北京工業大學教授郭偉玲,德國達姆施塔特工業大學研究助理Ferdinand KEIL,中國科學院半導體研究所馬占紅,香港科技大學深圳研究院趙惠珊,半導體照明聯合創新國家重點實驗室(常州基地)研發工程師陳威等來自中外的強勢力量聯袂帶來精彩報告。
LED的結溫對于LED的壽命、可靠性及發光效率的影響至關重要。而且在亮度及顏色要求準確的智慧照明混光及調光應用中,也需要考慮結溫,才能準確通過調整驅動電流補償亮度及顏色的變化。
會上,香港科技大學趙惠珊做了題為“多熱阻陣列LED模塊的結溫監視”的主題報告,闡述了一種可監測燈具中多LED模塊上個別(組)LED結溫的方法。以多LED模塊的PCB上一個熱敏電阻當成一個不發熱的虛擬熱源,用來量測其局部特定位置的溫度。結果驗正表明,相比于直接用T3ster量測,該有效而便捷的方法能在使用溫度的範圍內準確得到<1%的誤差。
目前的研究表明在垂直控制能力(大于100um)以及微粒子精確控制方面存在一定局限性。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副教授DU Hejun分享了采用表面聲波微流控制技術操縱微粒子進入3D陣列模型。報告主要針對擴展微粒子在3D控制方面的能力,同時借助光學棱鏡提出一項新的方法,可以采用表面聲波技術同時觀察垂直和水平的3D結構和排布。研究發現聲輻射力對于大尺寸的微粒子(6um到20um)具有更大的影響。因此更容易形成3D線或者矩陣。然而小尺寸的微粒子(比如1um)更容易受到聲流的控制。
華中科技大學能源與動力工程學院院長,中歐清潔與可再生能源學院中方院長羅小兵做了題為“量子點LED封裝的內部熱管理”的主題報告,結合具體的實驗設計過程,分享了QD-WLED封裝的內部熱管理成果,報告指出基于靜電吸附制備的具有高導熱性和發光性能的QD / hBNS復合材料是一種有效的封裝內部熱管理方法。
北京工業大學教授郭偉玲帶來了“高壓LED及其可靠性研究”的報告,介紹了當前高壓LED及其可靠性的最新研究成果。
德國達姆施塔特工業大學研究助理Ferdinand KEIL帶來了題為“加速測試條件下高品質低成本的LED電源壽命對比性研究”的主題報告,介紹了一項關于高端LED驅動和低成本LED驅動的對比研究。實驗結果表明盡管以上兩種LED驅動在設計、產品質量和失效模式都不相同,但是在THB測試環節,其兩種LED的驅動失效的壽命時間并沒有很大的區別。
隨著固體照明技術的發展,可見光通信(VLC)近年來受到了廣泛的關注。微發光二極管(micro-LED)已經可以被用于傳輸速率為幾Gbps的通信應用,然而到目前為止,微LED在VLC應用中的可靠性分析還很有限,高帶寬微led在VLC應用中的退化行為和失效機理還不清楚。中國科學院半導體研究所馬占紅做了題為“適用于可見光通信高帶寬微發光二極管的可靠性分析”的報告, 分享了制備帶寬高達1GHz的氮化鎵基微LED的研究,并研究了其在15kA/cm2 1kHz交流電應力下的可靠性。
由于體積小,功率密度高等優點,LED適合用作自適應遠光(ADB)車燈的光源。半導體照明聯合創新國家重點實驗室(常州基地)研發工程師陳威介紹了汽車前照燈用LED陣列模組的光、熱設計,提出了一種基于矩形透鏡陣列的矩陣車燈模組,以平衡夜間行車中改善駕駛員視覺效果與減少其他道路參與者眩目之間的矛盾。結果表明,LED陣列結合采用特殊設計的矩形透鏡陣列可以產生獨立的、不重疊的矩形光斑;優化設計的針柱式散熱器可以提供更有效的對流散熱。
2019年11月26日上午,“可靠性與熱管理技術” 分會如期召開。本屆分會由山西中科潞安紫外光電科技有限公司協辦。熱管理技術與可靠性分析已經從單個產品朝整個系統的面向發展。在這一過程中新型散熱材料、熱管理技術、面向可靠性設計、故障數據與失效分析、制造過程中的控制及可靠性篩選、壽命加速老化測試方法、失效模式與仿真模擬等技術的進步等都影響整個系統的可靠性。
本屆分會上,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副教授DU Hejun,華中科技大學能源與動力工程學院院長、中歐清潔與可再生能源學院中方院長羅小兵,北京工業大學教授郭偉玲,德國達姆施塔特工業大學研究助理Ferdinand KEIL,中國科學院半導體研究所馬占紅,香港科技大學深圳研究院趙惠珊,半導體照明聯合創新國家重點實驗室(常州基地)研發工程師陳威等來自中外的強勢力量聯袂帶來精彩報告。
LED的結溫對于LED的壽命、可靠性及發光效率的影響至關重要。而且在亮度及顏色要求準確的智慧照明混光及調光應用中,也需要考慮結溫,才能準確通過調整驅動電流補償亮度及顏色的變化。
會上,香港科技大學趙惠珊做了題為“多熱阻陣列LED模塊的結溫監視”的主題報告,闡述了一種可監測燈具中多LED模塊上個別(組)LED結溫的方法。以多LED模塊的PCB上一個熱敏電阻當成一個不發熱的虛擬熱源,用來量測其局部特定位置的溫度。結果驗正表明,相比于直接用T3ster量測,該有效而便捷的方法能在使用溫度的範圍內準確得到<1%的誤差。
目前的研究表明在垂直控制能力(大于100um)以及微粒子精確控制方面存在一定局限性。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副教授DU Hejun分享了采用表面聲波微流控制技術操縱微粒子進入3D陣列模型。報告主要針對擴展微粒子在3D控制方面的能力,同時借助光學棱鏡提出一項新的方法,可以采用表面聲波技術同時觀察垂直和水平的3D結構和排布。研究發現聲輻射力對于大尺寸的微粒子(6um到20um)具有更大的影響。因此更容易形成3D線或者矩陣。然而小尺寸的微粒子(比如1um)更容易受到聲流的控制。
華中科技大學能源與動力工程學院院長,中歐清潔與可再生能源學院中方院長羅小兵做了題為“量子點LED封裝的內部熱管理”的主題報告,結合具體的實驗設計過程,分享了QD-WLED封裝的內部熱管理成果,報告指出基于靜電吸附制備的具有高導熱性和發光性能的QD / hBNS復合材料是一種有效的封裝內部熱管理方法。
北京工業大學教授郭偉玲帶來了“高壓LED及其可靠性研究”的報告,介紹了當前高壓LED及其可靠性的最新研究成果。
德國達姆施塔特工業大學研究助理Ferdinand KEIL帶來了題為“加速測試條件下高品質低成本的LED電源壽命對比性研究”的主題報告,介紹了一項關于高端LED驅動和低成本LED驅動的對比研究。實驗結果表明盡管以上兩種LED驅動在設計、產品質量和失效模式都不相同,但是在THB測試環節,其兩種LED的驅動失效的壽命時間并沒有很大的區別。
隨著固體照明技術的發展,可見光通信(VLC)近年來受到了廣泛的關注。微發光二極管(micro-LED)已經可以被用于傳輸速率為幾Gbps的通信應用,然而到目前為止,微LED在VLC應用中的可靠性分析還很有限,高帶寬微led在VLC應用中的退化行為和失效機理還不清楚。中國科學院半導體研究所馬占紅做了題為“適用于可見光通信高帶寬微發光二極管的可靠性分析”的報告, 分享了制備帶寬高達1GHz的氮化鎵基微LED的研究,并研究了其在15kA/cm2 1kHz交流電應力下的可靠性。
由于體積小,功率密度高等優點,LED適合用作自適應遠光(ADB)車燈的光源。半導體照明聯合創新國家重點實驗室(常州基地)研發工程師陳威介紹了汽車前照燈用LED陣列模組的光、熱設計,提出了一種基于矩形透鏡陣列的矩陣車燈模組,以平衡夜間行車中改善駕駛員視覺效果與減少其他道路參與者眩目之間的矛盾。結果表明,LED陣列結合采用特殊設計的矩形透鏡陣列可以產生獨立的、不重疊的矩形光斑;優化設計的針柱式散熱器可以提供更有效的對流散熱。
(內容根據現場資料整理,如有出入敬請諒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