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失眠困擾的人可以經由“光照治療”獲得改善。臺灣地區工研院新開發“人因照明”技術,可借由調整光源波長刺激人體褪黑激素產生,改善睡眠品質,經實驗證明能大幅提升深層睡眠17%。
臺北榮總新竹醫院精神科主治醫師林明燈表示,光照治療過去是應用在精神科病房,針對高緯度地區的季節性憂郁癥,作為輔助方法改善睡眠。而工研院新開發的技術,使用自然光,借由過濾掉會導致病患心情郁卒的光波波長,讓病患改善病況或睡眠品質,經臨床評估,能大幅降低病患憂郁癥狀,縮短入睡時間。
北榮新竹分院慢性精神病房導入“特殊光譜照護系統”,按照病患的日常生活作息調整不同波長、色溫的照明,院內36床的慢性精神病患可以接受全天候的光照治療。研究結果顯示,病患接受人因照明的光照治療后,總睡眠時數增加了1小時10分鐘,褪黑激素濃度平均增加49.6pg/ml,精神疾病嚴重程度總分改善了38%,顯示光照治療對于慢性精神病人的改善有一定程度的效用。
北榮新竹分院長彭家勛指出,目前全院室內空間在與工研院合作下,創造出人體可感受的自然光晝夜節律,也是首次應用在調整醫院護理人員生理時鐘上;該院護理長王靖儒說,護理站設置人因照明后,會隨時間改變自動調整光照,提醒時間變化不影響醫護同仁工作作息。
工研院光電所總監朱慕道說明,因醫護多采日夜輪班制度,不僅工作時間長,還有大夜、小夜之分,經工研院所開發的“同色異譜人因照明技術”智慧調控不同時段燈光波長,影響護理人員褪黑激素的分泌,改善其生理時鐘與睡眠品質,小夜班人員深層睡眠由8%上升為25%,早班人員的深層睡眠也由12%上升為17%。
工研院表示,未來智慧照明系統還能進一步結合物聯網、人工智能、可見光通訊等技術,應用于倉儲、零售、長照、盲人導覽等需要特定照明、要求定位精確的場域,成為具有附加價值的智慧系統,展現LED照明技術多元應用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