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座你可以坐輪渡抵達、跑步時穿越、散著步進入的‘劇園’”,在世博大舞臺已經可見劇場內部雛形的工地上,世博發展集團副總裁陳竹眼中看到的是一座呈現全新業態的“未來劇場”。
今年第三季度,“上海宋城演藝王國·世博大舞臺”將以《上海千古情》等十余臺駐場演出隆重啟幕。屆時,這座可容納6000名觀眾的超大型建筑,將醒目地綻放于黃浦濱江水岸。與緊靠的濱江休閑步道、世博公園及一街之隔的世博文化公園一起,構成可流動、可呼吸的人文生態空間,成為“一江一河”城市會客廳中的生動場景。
記者在現場走訪時看到,“上海宋城演藝王國·世博大舞臺”項目建筑外立墻腳手架正在拆除,內部裝修也在緊鑼密鼓地進行中,劇院舞臺和觀眾席皆已成形。此次“更新換代”之后,這座保留上海工業文明元素與世博珍貴記憶的“文化工廠”,將以精品演藝迎接四面八方的來客,成為浦江東岸文旅商結合的全新活力地帶。
共同締造演藝創新模式
作為中國2010上海世博會后保留的永久性場館之一,世博大舞臺與中華藝術宮、梅賽德斯-奔馳文化中心、世博展覽館等文化地標遙相呼應,串聯起人們對世博的美好記憶。世博會舉辦期間,各省區市活動周曾在這里舉辦。改建前,它曾是上鋼三廠軋鋼車間,從“銹”場到“秀”場的華麗轉身背后,翻過了城市日新月異的無數頁。
世博會后,寶鋼大舞臺正式更名為世博大舞臺,又舉辦了數百場精彩的文化活動,草莓音樂節、爵士音樂節、簡單生活節等都是這里的常客。第三季度,這片老工業遺存即將迎來它的“3.0”版。整個改擴建后的“上海宋城演藝王國·世博大舞臺”建筑面積達到41200平方米,擁有三個室內劇場,可同時容納近6000名觀眾,其中包含一個可容納2900人的大型劇院,駐場秀《上海千古情》就將在此上演,展現上海從一個小漁村成長為全球大都會的風云氣象。
“著力打造演藝大世界、向亞洲演藝之都和世界著名旅游城市不斷邁進的上海,在綜合型駐場秀領域仍有很大的內容生產和運營空間,換言之,我們想把世博大舞臺打造成一張城市演藝的高端名片,”陳竹說,“這意味著在文化場館的改建、演藝產品的打造、演出市場的探索方面,都需要一個創新模式。”
以“千古情”系列演出不斷締造全國文旅演藝票房奇跡的宋城演藝,進入了世博發展集團的視線。運營23年,宋城演藝的王牌駐演項目《宋城千古情》吸引了8000多萬人次的觀眾走進劇場,成為全球觀看人數最多的演出之一。大獲成功后,宋城演藝又陸續為三亞、麗江、九寨溝、桂林、張家界、西安多地進行“駐場演出”定制,有著強大的內容生產、持續造血能力和市場運營經驗。
2015年11月,上海宋城世博演藝發展有限公司經合資成立,投資8.3億元打造“上海宋城演藝王國·世博大舞臺”項目。宋城演藝董事長、《上海千古情》總導演黃巧靈在采訪中表示,宋城演藝與世博發展集團的戰略合作,是一次強強聯手,是江南文化依托上海國際化大都市平臺亮相全球的重要舞臺,也是上海與長三角一體化旅游聯動協作、打造合作共贏的開放型旅游新體系的有益探索。
長三角地區的游客,對2010年上海世博會有著很高的情感認同。當年,他們紛紛坐著大巴來到上海赴這一場盛會之約。如今,隨著“上海宋城演藝王國·世博大舞臺”的啟幕,與世博有關的美好記憶將再度被調動。“不止長三角居民,五年來,社會各界都對這個項目模式上的創新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他們很想知道,宋城演藝第一次在一線城市投入的演出生產,究竟會迸發出怎樣的火花?”宋城演藝常務副總裁商玲霞說。
文化工廠嵌入“劇園”,打通全域旅游
“上海宋城演藝王國·世博大舞臺”是宋城演藝目前在全國范圍內打造的周期最長的駐場演藝項目,光是場館的建設方案,黃巧靈就和設計團隊前后設計了數千稿。
如今一眼望去,已煥然一新的場館外觀猶如“超級工廠”,工業風的設計在濱江沿岸極富個性。軋鋼車間里一些原始的鋼筋、鋼結構和老物件都被完整保留了下來,雖然增加了改建的難度,卻留下了建筑物的“年輪”,使其成為一件可閱讀的藝術空間,為城市景觀憑添一層厚重與深刻。
上海正在全力打造“一江一河”城市會客廳。“上海宋城演藝王國·世博大舞臺”剛好位于濱江浦東地區22公里中的重要一節。步行一分鐘就能從劇場走到濱江,而世博大道的另一邊,就是正在建設中的世博文化公園和上海大歌劇院。陳竹用一個詞——“劇園”來形容這種演藝集聚區和自然生態區相輔相生、互相交融的城市公共空間形態,“打造全域旅游,再合適不過了!”
值得一提的是,未來去“上海宋城演藝王國·世博大舞臺”還能考慮水上交通。浦西游客坐上船,游覽浦江后到世博會曾經使用過的浦東園區碼頭下船,然后漫步到“上海宋城演藝王國·世博大舞臺”,可以在劇場里看一部甚至幾部演出,也可以尋個美食,喝個咖啡聊會兒天再坐船回到浦西。豐富的文化旅游供給,讓一天的行程充實無比。
大型駐場秀《上海千古情》打造了“水陸空”三大舞臺,前沿機械裝置和舞美高科技同樣看點十足。另有《四行倉庫》《喀秋莎》等多臺不同類型的劇目滾動上演——“讓中國人看了很國際,外國人看了很中國,老年人看了很懷舊,年輕人看了很時尚”,全方位地滿足上海城市特點和受眾需求,打開上海文旅消費的新空間。
“世界著名旅游城市有一個很關鍵的衡量指標——‘過夜天數’,我們一連推出十多臺演出,也是希望過埠客們能延長在滬停留時間,多玩一天,”商玲霞向記者介紹到。作為一名游客,跋山涉水固然是了解一座城市歷史與文化最傳統的途徑,但還有另一種選擇——那就是看“千古情”演出,這種方式顯然更輕松、更文藝。
通過近幾年的電商數據,商玲霞也驚喜地發現,本地觀眾的復購率也在逐漸上升,“生活在其中的他們本應是最了解這座城市的人,但演藝又會提供給他們另外一個視角。”上海有著悠久的紅色文化、海派文化、江南文化,題材豐富,這無疑給創作者更大的空間和信心。“‘上海宋城演藝王國·世博大舞臺’是我們的旗艦產品,希望最終的舞臺呈現能夠得到觀眾情感上的認同,展現既有國際范又有本土化的上海舞臺精品。”商玲霞說。
《上海千古情》致敬上海擔當
大型駐場秀《上海千古情》立足于上海恢弘的歷史長卷,用高科技國際化的舞臺手段,講述了上海浦江風云、波瀾壯闊的篇章。
演出分為《申滬溯源》《1921》《黃金時代》《上海人家》《風從海上來》等幕,再現了申城6000年前的崧澤遺址到戰國時春申君封邑,中國共產黨召開第一次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的光輝歷程,上世紀二三十年代十里洋場的風云跌宕,更有新世紀世博會的開放大氣,特別是浦東開發開放30年的文化內核,展現上海獨特的紅色文化、海派文化和江南文化,帶給觀眾視覺沖擊和心靈震撼。
演出藝術性地創造了“巧巧”這位貫穿全劇的靈魂人物,刻畫了以巧巧為代表的一代又一代上海人真善美的品格。尤其是《上海人家》一場,通過巧巧一家的小人物、小事件,再現了上海人支援三線以及在新中國建設中為國家作出的貢獻,提煉上海精神,致敬上海擔當。
創作中,宋城演藝董事長、《上海千古情》總導演黃巧靈帶著他的團隊走訪了上海各大博物館、檔案館,召開專家座談會,不斷完善劇本創作,“從改革開放到長三角一體化的龍頭,從一葉獨木舟到今天海納百川,上海猶如一艘巨輪劈波斬浪駛向藍色的海洋。風從海上來,敢為天下先,正是這一代代上海人的執著、奉獻、大愛,才鑄就了今天的上海。這正是《上海千古情》想傳達給所有觀眾的精神內核。
“上海宋城演藝王國·世博大舞臺”還將同時上演《花想容》《喀秋莎》《大地震》《映山紅》《WA!恐龍》《四行倉庫》《古堡驚魂》以及VR秀、全息秀等多臺國際水準的演出。此外,還將引進歌劇、舞劇、話劇等各種國內外優秀演出,舉辦國際戲劇節、國際狂歡節等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大型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