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性電子正成為當今全球科學技術前沿和研究熱點,更有業界人士將今年稱之為柔性電子爆發元年。7月21日,廈門柔性電子研究院攜手廈門大學化學化工學院設立的聯合研發中心,正式揭牌成立,致力推動中國柔性電子產業的爆發式發展。
該中心將整合雙方技術創新資源和產業化資源,建設成為中國內地領先、國際先進的柔性電子技術研發及應用平臺。
廈門市委常委、統戰部部長張毅恭、廈門大學校長張榮和中國科學院院士、西北工業大學常務副校長黃維、中國科學院院士田中群、廈門市科技局局長孔曙光、廈門柔性電子研究院董事長李強等嘉賓和聯合研發中心相關成員、企業代表共同出席簽約揭牌儀式。
張榮稱,在科技界有一個說法叫一代材料,一代技術,一代文明,新的材料發展它注定會帶來新一代的企業,從而引發新一代的技術,最終推進文明的進程。聯合研發中心的成立,一方面在今后發展中可以借助廈門已有產業基礎,同時調動廈門大學在柔性電子技術方面的研究力量,為廈門未來產業培育工程做出貢獻。
一些權威機構預測,到2028年中國柔性電子產業將會形成3010億美元的市場。而在黃維看來,柔性電子產業具有顛覆性技術和便利性技術,其市場預期一定會超過預測。在中國內地高校,西北工業大學的柔性電子研究院躋身前列;首本柔性電子著作出自黃維之手。
“在疫情后整個世界格局重構的大背景下,中國柔性電子領域應把握機遇,加快產業布局,特別是在人才、資金、政策、環境等領域提供支持和營造。”他說。
黃維在接受中新網記者采訪時表示,廈門高度重視柔性電子產業的發展,近年來加快推進柔性電子領域的研發和產業化進程。去年廈門在全國率先成立柔性電子研究院,表明該市加快發展壯大柔性電子產業的決心。
他認為,柔性電子領域會為廈門未來經濟社會發展,特別是產業轉型升級和新興產業發展,帶來具有超高附加值的萬億美元級產業。簽約之后,將會圍繞柔性電子領域的人才培養和科學研究、產業孵化開展合作。希望在較短的時間內推出一系列的原創性成果,并在此及基礎上盡快實現產業化,進入市場,推動柔性電子產業的爆發式發展。
高新技術產業發展一直是廈門著力推動的重點方向,該市高新技術產業高新技術企業占福建全省的40%,新技術產業中工業的產值始終保持在近70%。
2019年,廈門將柔性電子列為未來十大產業之首,提出打造“柔性電子強市”目標,致力于培育百億產值企業,形成覆蓋新材料研發、設備制造、產品開發的柔性電子產業鏈。
在折疊屏、5G技術方興未艾之時,該市通過整合國內知名高校資源,強強聯手,探索和開拓柔性電子的應用領域。
孔曙光稱,廈門柔性電子研究院是該市三大新興產業未來產業研究院之一,其與廈門大學化學化工學院的合作,以及與廈門產業技術研究院、西北工業大學等等機構的合作,共同發揮產學研用協作創新的優勢,建設一個具有規模的廈門柔性電子產業的創新體系,將為該市柔性電子從材料到工藝到產業等方面的研發提供強有力的支撐。
他表示,產學研的結合,加上政府推動和扶持,相信柔性電子產業會取得非常好的發展,希望到2025年柔性電子產業能夠達到500個億的產業規模,產生一兩家規模上百億的龍頭企業,到2030年,做到千億的產業規模。
目前,柔性電子已成為炙手可熱的未來產業,包括深圳、重慶、西安、寧波等城市都將其列為重要發展產業。深耕柔性電子十余載的李強深有感觸地說,“作為國內柔性電子第一股,弘信電子的發展不僅要站在企業的角度,更要站在產業鏈安全的角度上來思考,柔性電子研究院因而應運而生。”
去年,在內地FPC(柔性電子)龍頭企業——廈門弘信電子的牽頭下,廈門市率先在全國成立柔性電子研究院,這也是該市未來產業的首個研發機構。
該研究院成立一年多來,不僅在研發項目上有所突破,更以廈門柔性電子研究院為總部,迅速在西安、武漢、北京、成都、深圳、長沙等地成立分院。目前,正致力通過“上市公司+研究院+基金+產業基地”一體化模式,實現產學研一體化流水線式合作。
李強表示,弘信電子只有一個目標,就是要在柔性電子領域成為全國領先乃至世界領先,“無論有多難,這個目標從來沒有改變過。”
當天,還舉行了多個合作簽約儀式。(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