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電樁作為新能源汽車產業的基礎保障與關鍵環節,直接影響著新能源汽車發展的前景與未來。去年,充電樁被納入新基建、并被寫進全國兩會《政府工作報告》。在經過一年多的快速發展后,我國的充電基礎設施發展得如何了?
新能源汽車充電樁納入“新基建”一年以來,充電基礎設施發展不斷提速,特別是進入2021年以來,從政策到市場等多角度均取得新進步。
1. 政策端:從國家到地方的政策支持體系逐步完善
充電基礎設施的發展離不開政策支持,繼2020年充電樁被納入新基建、被寫進《政府工作報告》后,2021年關于充電基礎設施建設的相關政策法規持續不斷。
表1 2021年充電基礎設施建設相關國家政策一覽
除了國家層面的政策支持,地方也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加速推動充電基礎設施建設,預計2021年充電樁基礎設施建設繼續提速。
表2 2021年充電基礎設施建設相關地方政策一覽
2. 市場端:企業加速布局,公共充電基礎設施保有量穩步增長
2.1多企業發力充電基礎設施市場
2021年2月,蔚來將與紅星美凱龍合作建設充換電站,在推進建設全國充換電站,踐行綠色環保理念方面達成合作。2021年,蔚來將獲得紅星美凱龍的場地建站與上線運營支持,在全國范圍內共建充換電站60座;特斯拉第三代超級充電樁(V3)正式下線,上海充電樁工廠正式投產,第三代超級充電樁(V3)充電15分鐘最高可補充250公里續航電量。
2021年3月,現代汽車集團宣布將進軍電動汽車充電市場,并推出了新品牌E-pit,構建超高速充電基礎設施。現代汽車也在積極地將其商業模式從傳統的汽油動力汽車轉向電動汽車。
2021年4月,蔚來在2021上海車展媒體日發布Power North計劃,該計劃是針對北方八省的充電資源布局優化和充電優惠政策。蔚來將于3年內,在黑龍江、吉林、遼寧、內蒙古、甘肅、青海、寧夏、新疆共8個省、自治區,累計部署100座換電站、120輛移動充電車、500座超充站、超過2000根超充樁以及超過10000根目的地充電樁;小鵬汽車計劃2021年在全國所有地級市以及國內排名靠前的幾十縣級市內布局自有專屬的充電網絡和體系;ARCFOX極狐品牌首個專屬超充站投入試運營,首座超充站配備12個超充樁,單樁最大充電功率180kW,阿爾法S 華為HI版可達到充電10分鐘,最大續航197km的補能速度。
2.2公共充電基礎設施保有量穩步增長
截至2021年4月底,我國公共充電樁保有量為868221臺,較上月保有量增加17631臺,環比增長2.073%。其中交流充電樁50.5萬臺、直流充電樁36.3萬臺、交直流一體充電樁426臺。2020年5月到2021年4月月均新增公共充電樁約2.68萬臺。數據顯示2021年4月的單月新增公共充電樁數量1.76萬臺,4月同比增長58.8%,年初運營商公共充電樁投建和接入力度穩步開展中。
公共充電基礎設施的建設區域較為集中,廣東、上海、北京、浙江、山東、安徽、湖北、河南、河北TOP10地區建設的公共充電基礎設施占比達72.1%。
2021年4月全國充電總電量約8.37億kWh,比上月增加1億kWh,同比增加89.4%,環比增長13.5%。全國充電電量主要集中在廣東、江蘇、四川、福建、陜西、浙江、山西、河南、山東、北京等省份,電量流向以公交車、乘用車為主,環衛物流車、出租車等其他類型車輛占比較小。
政策、市場雙向驅動下,新能源充電基礎設施發展不斷提速,資料顯示,截至2020年底,國內與“充電樁”相關的在業、存續企業多達8.9萬家。2021年5月,多家充電樁上市公司透露業績情況:2020年英威騰、永貴電器、陽光電源、*ST科陸、雙杰電氣、金冠股份6家凈利潤同比翻倍,2021年一季度,英威騰、金杯電工、杉杉股份、科士達、思源電氣5家凈利潤同比翻兩倍。
充換電,兩條腿走路
想要在未來實現車樁比1:1的建設目標,真正的動力是國家政策扶持。
去年11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1-2035年)》,針對充換電配套基礎設施的建設方面,明確充電樁規劃布局與多部門協調(城鄉建設規劃、電網、物管、停車等);明確居民端慢充為主快充為輔,公共充電端快充為主慢充為輔;并對公共充電樁建設給予財政支持。
今年3月,發改委等多部門又印發《加快培育新型消費實施方案》。其中提出,推動充電樁(站)布局應用,完善充電電源配置和布局,加大充電樁(站)建設力度。鼓勵充電樁運營企業適當下調充電服務費。在此之上,北京、上海、海南、江蘇、成都、西安等地也在近期紛紛出臺相關政策規劃,加速建設充電基礎設施。
5月13日,據央視網報道,從今年下半年開始,我國將在全國范圍內開展新能源汽車換電模式應用試點,各城市申報試點工作方案將在5月底前完成申請。具體內容包括換電模式車輛推廣目標,鼓勵在公交、出租、城市物流配送、港口、礦山等公共領域率先試點,在私人領域推動商業化運營等七大方面。
得益于工信部、國家能源局的聯合組織,未來各主管部門將會統籌推動汽車與能源、交通、信息、通信等產業深度融合。
這一年來,充換電政策不斷完善。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內,快充與換電的技術之爭都不會停歇,最終究竟哪條路線能取得長足的勝利,唯有時間可以給出答案,但也許兩者共存互補會是最好的結果。
資料來源及致謝
中國汽車工業信息網
蓋世汽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