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特斯拉中國光儲充一體化充電站近日正式落地上海,國內光儲充商業化進程得到進一步提速,這為充電樁賽道打開了更多想象空間。
放眼至整個充電樁賽道,在新能源汽車市場需求逐漸旺盛的同時,充電樁企業進軍資本市場的步伐也隨之加快,如:國內充電樁龍頭企業特來電引入多家戰投、星星充電宣布IPO計劃等。
但與此同時,充電樁行業的痛點卻相對明顯:公共充電樁“亂象”頻出、多數運營商仍盈利難、充電樁利用率待提升等。當前,“光儲充一體化”持續升溫,多方混戰之下,企業又該如何破局?
充電樁賽道迎“新寵”?
以華東地區首座特斯拉光儲充一體化充電站為例,《科創板日報》記者獲悉,該光儲充一體化超充站集成了光伏發電、儲能、充電等功能,通過太陽能屋頂系統將太陽能轉變為電能,將電能儲存在特斯拉的Powerwall儲能電池中,最終可用于電動車的日常充電。
國海證券研究認為,光儲充一體化將是推動BEV碳排放進一步削減的核心能源體系或商業模式,更是推動實現“碳中和”的重要抓手。
此外,華創證券研究表示,“光伏+儲能+汽車充電”的一體化模式,有助于打破對新能源汽車電力來源不環保的質疑,真正實現清潔電力、綠色出行。
《科創板日報》記者注意到,當前,國內不少企業已在“光儲充一體化”產業鏈方面進行了相應布局:除特斯拉外,寧德時代、天合光能、蔚來等企業也在該領域進行探索與布局。
“光儲充一體化充電樁,能夠在有限的土地資源里提高能源轉換效率。不過,就目前看來,全國光儲充一體化充電站的數量相對較少。”有充電樁行業資深從業者向《科創板日報》記者表示,“現在還是以示范應用場站居多,尚未進行大面積推廣。”
7月20日,中能電氣發布公告稱,“近期A股二級市場光伏行業、新能源行業關注度較高。近年來公司在保持智能電網產品制造主業穩健經營的基礎上,積極開展光伏發電項目的建設運營、新能源汽車充電樁銷售及充電站的建設運營等業務,但相關業務收入占公司總體營業收入比例不高,非公司核心業務。”
就在同一天,易事特發布公告稱,近期部分媒體及市場對公司涉及的第三代半導體項目及光儲充一體化業務關注度較高,公司并未涉及半導體材料生產及銷售,光儲充一體化業務占公司總體業務份額較低。
多方混戰下如何破局?
中國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促進聯盟信息部主任仝宗旗向《科創板日報》記者表示,“電動汽車的多類型推廣,催生出不同的充電服務模式。隨著用戶需求以及多產業融合的演進,商業模式也在不斷創新。”
仝宗旗向《科創板日報》記者分析表示,目前充電市場平臺分類主要包括:資產運營商平臺、工具類服務平臺、第三方服務平臺、市級服務平臺以及自有生態延展類平臺。
“現在整個行業處于一個百家爭鳴、高速發展階段,大家主要比拼的就是‘智能’的競爭力。同時,每家企業需要找準自己的定位,避免盲目陷入一片紅海當中。”科大智能(合肥)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何剛向《科創板日報》記者分析表示。
快電動力(北京)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聯合創始人于翔向《科創板日報》記者表示,“現階段是整個行業快速發展的‘大藍海’階段。我們認為,整個行業想要蓬勃發展,一定會有更多的同道者進入到這個行業當中。現在大家在進行一個互相的合作交集,而競爭本身也會為這個行業帶來更好的發展機會。”
中國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促進聯盟數據顯示,截至2021年6月底,全國充電基礎設施累計數量為194.7萬臺,同比增加47.3%。
國海證券研究表示,預計到2025年,全國充電樁數量將達1510萬個;到2030年,將達到4970萬個;2018-2030年復合增長率將達到41%。
在北京雙杰電氣股份有限公司充電樁事業部總經理尉亞棟看來,2015年至2020年,為整個充電樁行業的發展初期,“這期間行業無序競爭的情況比較突出。”2020年至2025年,為整個行業的高速發展期。“到那時,市場將逐漸成熟、規范標準將逐漸統一,同時整個行業將迎來一輪洗牌期。”
此外,仝宗旗向《科創板日報》記者表示:“隨著新能源汽車的智能網聯化、充電設施+車聯網的深入發展充電設施鏈接著新能源汽車與智慧電網,充電設施的產業生態將擴展到汽車服務、能源供給以及車網雙向互動等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