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9日訊 據泉州晚報報道 近日,由福建省中科生物股份有限公司引進的李紹華團隊承擔的《植物工廠蔬菜生產關鍵技術》、《高附加值藥用植物工廠化種植及有效成分積累調控技術》項目通過泉州市引進高層次人才團隊項目結題驗收。
那么,植物工廠是什么?這兩個項目究竟有怎樣的“含金量”?來泉這幾年,引進高層次人才團隊又是如何引領相關產業發展?近日,本報記者前往位于安溪縣的泉州(湖頭)光電產業園,揭開謎團。
突破——
建成國際上首套植物工廠全自動化生產系統
9月6日上午,在按規定穿戴好無菌服、頭套和手套后,記者跟隨中科院植物所研究員李紹華進入了的植物工廠。
工廠內氣溫舒適,在高高立起的栽培架上,一棵棵生菜、小白菜、冰菜等蔬菜在LED栽培專用燈照耀下閃閃發亮、青翠欲滴,不需要陽光、雨露、土壤,通過借助計算機對植物生育的溫度、濕度、光照、二氧化碳濃度以及營養液等環境條件自動控制,就能生產出健康、可口的蔬菜。
“我們這套植物工廠是全智能控制的植物高效生產系統,是現代設施農業、農業栽培技術、環境控制、材料科學、建筑工程和計算機等多學科集成創新、知識技術高度密集的農業生產方式,被認為是設施農業的最高級發展階段。”李紹華邊走邊介紹:“從催芽室播種開始,煉苗室的LED光照下長出小苗,再到栽培室繼續光照,成長完成后送到蔬菜預冷室冷卻,在十萬級凈化廠房進行種植。這樣生產出來的果蔬無農藥、無重金屬污染,可直接食用。”
“《植物工廠蔬菜生產關鍵技術》項目針對全智能化植物工廠裝備、栽培與環控等全產業鏈環節的‘卡脖子’難題,建成國際上首套植物工廠全自動化生產系統。”來到泉州六年多,李紹華帶領100多名的人才團隊解決了包括生產設備自動化系統、植物光合營養專用光“配方”、生產技術與生產模式等三大難題。
截至目前,李紹華團隊已開發出滿足不同植物生長發育的80多種專用光配方和5大類型、100多種植物照明燈具,研發出6大類型植物專用營養液,能提供超大型植物工廠建設的系統解決方案。
“植物工廠是未來農業的重要發展方向,也被世界各國列為高技術戰略新興產業。”李紹華表示,該項目技術對于推動植物工廠快速發展與產業化進程,搶占國際植物工廠領域制高點,實現我國現代農業技術轉型,解決人口與資源間的矛盾,保障國家食品安全和戰略需求具有重要意義。將繼續帶領團隊在植物工廠領域創新突破,除了完善自動化生產裝備研發、育種加速器光配方與植物生產環節研究外,還將集中力量在茶葉植物工廠生產方面下功夫,在安溪茶產業更高質量發展做進一步探索。
延伸——
解鎖新興光生物醫藥產業“密碼”
植物工廠不僅是種菜,還將不斷延伸到生物醫藥領域。在產業園內,中科院植物研究所博士研究員、福建省中科生物股份有限公司技術中心主任鄭延海正在培養室內察看金線蓮長勢,他這次提交的項目《高附加值藥用植物工廠化種植及有效成分積累調控技術》也通過了項目驗收。這些年來,他專注于金線蓮等藥用植物研究。
金線蓮野生于人跡罕至的深山老林,資源稀少,常作為人們茶飲、煮湯的保健食材。鄭延海介紹:“近年來,金線蓮野生資源遭受過度采挖,日漸枯竭,人工栽培早已成了滿足市場需求的重要手段,但傳統的人工種植存在諸如病蟲害發生嚴重導致的農藥泛用而藥材農殘嚴重、不同區域不同藥農種植的金線蓮外形特征各異、產量和質量穩定性差等諸多缺陷。”
針對這一狀況,鄭延海帶領15名核心人才組成的團隊經過近3年的科研攻關,創新性地研發出適合植物工廠運行的金線蓮封閉式種植模式。他說道:“良好的環境控制和特殊的種植方式,成功避免了病蟲害的發生,杜絕了農藥的使用,再加上良好生長介質的應用,實現了植物工廠金線蓮無農殘、無重金屬污染的目標。”
鄭延海介紹,中科生物順利投產了世界首個商業化金線蓮植物工廠,采用具有特定“光配方”的LED燈提供光源,特定“營養配方”的人工復合土作為其生長介質,通過調節土壤微生物種群結構實現系統生態平衡,從而抑制土壤病菌的發生和對植株的危害。目前,鄭延海團隊的金線蓮種植面積已經達到了1萬平方米,每年干重產量達到5噸。
值得一提的是,鄭延海的這一項目還引來了5名碩士學歷以上人才。鄭延海表示:“一方面,這些人才看到了中藥材產業發展的前景和施展才華的廣闊舞臺;另一方面,泉州、安溪兩級的人才政策和服務環境很好,在資金補助、住房保障、子女就學等方面給予人才充分保障,解決了人才的后顧之憂。相信在這樣的環境下,我們的團隊會變得越來越強大,助力泉州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