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時報駐韓國特約記者 張 靜 環球時報報道 記者倪浩]當地時間22日,美國總統拜登結束對韓國的3天訪問,前往日本。從20日參觀韓國三星電子半導體工廠的行程開始,拜登之行留下了很多爭議和問號,如今興奮退潮,擔憂上升。韓國輿論對拜登此行推動韓美“半導體同盟”的討論也達到頂點,一方面,韓國半導體產業預期將得到美國政府“信任并支持”,韓國或迎來一大機會;另一方面,韓美此舉是否會影響中韓關系,讓韓國十分苦惱。韓國在半導體同盟問題上的“曖昧態度”能否得以維持,韓國各界對此爭論不休。
韓美各自算盤
韓國《亞洲日報》22日報道稱,作為任內首次亞洲行,拜登此訪打破慣例先于日本訪問韓國,足見其“拉攏”韓國技術同盟的決心。韓聯社稱,韓美領導人20日共同視察位于京畿道平澤的三星電子半導體工廠,此舉被評價為宣告韓美技術同盟的啟動。平澤工廠是三星電子新一代半導體的前哨基地,是世界規模最大的半導體工廠,不僅生產新一代存儲芯片,還制造超微晶圓代工產品。
美聯社稱,拜登飛抵韓國第一件事就是參觀三星芯片工廠,該工廠將成為三星計劃在美國得克薩斯州建造的價值170億美元的芯片工廠的范本。此外,美國芯片巨頭高通公司CEO克里斯蒂亞諾·阿蒙也隨同拜登到訪三星半導體工廠,引發外界關注。
韓媒稱,今后韓國半導體企業獲取美國產半導體裝備將更加順暢,目前韓國半導體生產設備的45%以上來自美國。半導體產業已經成為韓國絕對的支柱產業,去年韓國半導體出口1280億美元,占總出口額的20%,同期韓國半導體設備投資55.4萬億韓元(約合2936億元人民幣),占韓國制造業設備投資的55.3%。韓國半導體協會專務安基鉉稱,美國政府“信任并支持”韓國半導體產業,而三星電子將為美企提供更穩定的半導體供應鏈做出努力,三星電子的技術和美國企業的需要“正好互補”。
事實上,就在拜登到達韓國的當天,《韓民族日報》就提醒道,最令人擔心的是韓國政府可能會向美國發出“空白支票”。《亞洲日報》22日分析稱,拜登“排華芯片朋友圈”尚難成群。行業此前預測稱,美國打算從中國手中重奪制造業的主導權,重建一個以芯片為核心的“排華”全球供應鏈。全球半導體產業鏈尚不可能完全排除中國。
“很難挖中國墻腳”
據韓聯社報道,韓美領導人在21日的共同聲明中稱,為防止先進技術被用于侵犯國家安全及經濟安全,決定在涉及敏感技術的投資審批及出口管制方面加強官方合作。
《華爾街日報》稱,拜登表示,美國應加強與韓國等盟友的商業聯系,以對抗“與我們價值觀不同的國家”。雖然拜登沒有直接點名中國,但美官員稱,拜登此行的目標之一是加強該地區的聯盟,以對抗北京方面的影響力。
《韓國經濟》稱,多數分析認為,韓美建立“半導體同盟”不僅是攜手重組全球半導體供應鏈,更是對中國半導體崛起的一種壓制。實際上,美國一直想借三星電子牽制中國半導體崛起,美國希望借助強化與三星電子和臺積電的關系,壓制中國半導體的制造能力。
遼寧社科院朝鮮韓國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員呂超22日接受《環球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中韓在半導體產業鏈條上的緊密合作,很難在美國的拉攏之下形成脫鉤。拜登出訪三星未必能達到擠壓中韓在高端技術領域合作的目的,“很難挖中國墻腳”。
以2020年為基準,中國內地占韓國半導體出口額的43.2%,排名第一;香港排名第二,占比18.3%。中國內地和香港合計占韓國半導體出口的61.5%。目前三星電子和SK海力士都在中國建有大規模生產工廠,中國2020年已經超越韓國成為全球存儲半導體出口第一的國家,中韓兩國在存儲半導體產業的合作密切程度正不斷提高。
與此同時,韓國紐西斯通訊社21日稱,美國試圖將中國排擠出全球半導體供應鏈。如果美國構建“半導體四方聯盟”(美國、日本、韓國、中國臺灣地區)的想法落到實處,那么占據全球半導體產業90%的這四方將主導全球半導體供應鏈。該報道憂心忡忡地寫道,美國政府的技術制裁令人生畏,一度在存儲半導體呼風喚雨的日本,因為上世紀80年代遭受美國的打壓,最終沒落。
技術經濟觀察家瞬雨22日接受《環球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 四方必須結成聯盟才能占據全球半導體產業九成份額,但實際上這四方各懷鬼胎。中國是全球最大的半導體市場,無論是哪一方,都不會放棄中國大陸這一重要的銷售市場。
美國半導體行業協會發布的數據顯示,2021年,中國仍然是全球最大的半導體單一市場,銷售額同比增長27.1%至1925億美元。
半導體制造業是一個全球高度分工合作的產業,沒有一個國家甚至幾個國家可以囊括整個產業鏈條。在全球半導體供應鏈中,各地區擁有不同的優勢,并且互相依賴。呂超認為,即使四方形成聯盟也并不能組成一個完整的產業鏈條,例如中國是全球稀土最大的供應國家,扼守著半導體的最上游,但中國從沒在這上面做過文章。
“夾在鯨魚之間的蝦米”
“一邊是美國施壓,一邊要看中國眼色,韓國半導體令人不安的騎墻戰略”,韓國紐西斯通訊社21日分析稱,隨著美國主導全球半導體供應鏈重組加速,夾在中美之間的韓國半導體發展戰略未來將不可避免發生變化。韓國半導體產業此前在生產和出口方面主要依靠中國,裝備和技術方面主要依靠美國,但隨著中美矛盾加劇,韓國半導體產業也成為“夾在鯨魚之間的蝦米”。分析認為,如果韓國半導體產業繼續維持當前的“曖昧態度”,未來可能中美任何一方都不會容忍,因此現在到了修改戰略的時候了。
韓國媒體擔心,如果韓國半導體完全站在美國一方,加入美國主導的全球半導體供應鏈,有可能受到中國方面的反制,比如禁止半導體制造的核心原材料對韓出口等措施。特別是韓國半導體企業正在全球進行各種并購,中國還是有可能在相關審查和批準過程中拖延時間。
近年來,中國半導體的市場份額正在快速增長。據美國半導體行業協會預測,中國企業在全球半導體市場的份額將從2020年的9%,增長到2024年的17.4%,中國將成為僅次于美國和韓國的全球第三大半導體生產國。
瞬雨認為,面對韓美半導體聯盟,中國不需要你死我活的對抗,中國的優勢就是市場。“以市場換技術”,到現在也是管用的。瞬雨表示,中國可以聯合半導體消費市場結成“用戶同盟”,用市場作為對美韓等談判的話語權。這方面,美國作為石油消費大國,與石油輸出國組織歐佩克(OPEC)的競爭性共生關系可以借鑒,而中國可以在芯片方面用好“用戶同盟”。
韓美各自算盤
韓國《亞洲日報》22日報道稱,作為任內首次亞洲行,拜登此訪打破慣例先于日本訪問韓國,足見其“拉攏”韓國技術同盟的決心。韓聯社稱,韓美領導人20日共同視察位于京畿道平澤的三星電子半導體工廠,此舉被評價為宣告韓美技術同盟的啟動。平澤工廠是三星電子新一代半導體的前哨基地,是世界規模最大的半導體工廠,不僅生產新一代存儲芯片,還制造超微晶圓代工產品。
美聯社稱,拜登飛抵韓國第一件事就是參觀三星芯片工廠,該工廠將成為三星計劃在美國得克薩斯州建造的價值170億美元的芯片工廠的范本。此外,美國芯片巨頭高通公司CEO克里斯蒂亞諾·阿蒙也隨同拜登到訪三星半導體工廠,引發外界關注。
韓媒稱,今后韓國半導體企業獲取美國產半導體裝備將更加順暢,目前韓國半導體生產設備的45%以上來自美國。半導體產業已經成為韓國絕對的支柱產業,去年韓國半導體出口1280億美元,占總出口額的20%,同期韓國半導體設備投資55.4萬億韓元(約合2936億元人民幣),占韓國制造業設備投資的55.3%。韓國半導體協會專務安基鉉稱,美國政府“信任并支持”韓國半導體產業,而三星電子將為美企提供更穩定的半導體供應鏈做出努力,三星電子的技術和美國企業的需要“正好互補”。
事實上,就在拜登到達韓國的當天,《韓民族日報》就提醒道,最令人擔心的是韓國政府可能會向美國發出“空白支票”。《亞洲日報》22日分析稱,拜登“排華芯片朋友圈”尚難成群。行業此前預測稱,美國打算從中國手中重奪制造業的主導權,重建一個以芯片為核心的“排華”全球供應鏈。全球半導體產業鏈尚不可能完全排除中國。
“很難挖中國墻腳”
據韓聯社報道,韓美領導人在21日的共同聲明中稱,為防止先進技術被用于侵犯國家安全及經濟安全,決定在涉及敏感技術的投資審批及出口管制方面加強官方合作。
《華爾街日報》稱,拜登表示,美國應加強與韓國等盟友的商業聯系,以對抗“與我們價值觀不同的國家”。雖然拜登沒有直接點名中國,但美官員稱,拜登此行的目標之一是加強該地區的聯盟,以對抗北京方面的影響力。
《韓國經濟》稱,多數分析認為,韓美建立“半導體同盟”不僅是攜手重組全球半導體供應鏈,更是對中國半導體崛起的一種壓制。實際上,美國一直想借三星電子牽制中國半導體崛起,美國希望借助強化與三星電子和臺積電的關系,壓制中國半導體的制造能力。
遼寧社科院朝鮮韓國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員呂超22日接受《環球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中韓在半導體產業鏈條上的緊密合作,很難在美國的拉攏之下形成脫鉤。拜登出訪三星未必能達到擠壓中韓在高端技術領域合作的目的,“很難挖中國墻腳”。
以2020年為基準,中國內地占韓國半導體出口額的43.2%,排名第一;香港排名第二,占比18.3%。中國內地和香港合計占韓國半導體出口的61.5%。目前三星電子和SK海力士都在中國建有大規模生產工廠,中國2020年已經超越韓國成為全球存儲半導體出口第一的國家,中韓兩國在存儲半導體產業的合作密切程度正不斷提高。
與此同時,韓國紐西斯通訊社21日稱,美國試圖將中國排擠出全球半導體供應鏈。如果美國構建“半導體四方聯盟”(美國、日本、韓國、中國臺灣地區)的想法落到實處,那么占據全球半導體產業90%的這四方將主導全球半導體供應鏈。該報道憂心忡忡地寫道,美國政府的技術制裁令人生畏,一度在存儲半導體呼風喚雨的日本,因為上世紀80年代遭受美國的打壓,最終沒落。
技術經濟觀察家瞬雨22日接受《環球時報》記者采訪時表示, 四方必須結成聯盟才能占據全球半導體產業九成份額,但實際上這四方各懷鬼胎。中國是全球最大的半導體市場,無論是哪一方,都不會放棄中國大陸這一重要的銷售市場。
美國半導體行業協會發布的數據顯示,2021年,中國仍然是全球最大的半導體單一市場,銷售額同比增長27.1%至1925億美元。
半導體制造業是一個全球高度分工合作的產業,沒有一個國家甚至幾個國家可以囊括整個產業鏈條。在全球半導體供應鏈中,各地區擁有不同的優勢,并且互相依賴。呂超認為,即使四方形成聯盟也并不能組成一個完整的產業鏈條,例如中國是全球稀土最大的供應國家,扼守著半導體的最上游,但中國從沒在這上面做過文章。
“夾在鯨魚之間的蝦米”
“一邊是美國施壓,一邊要看中國眼色,韓國半導體令人不安的騎墻戰略”,韓國紐西斯通訊社21日分析稱,隨著美國主導全球半導體供應鏈重組加速,夾在中美之間的韓國半導體發展戰略未來將不可避免發生變化。韓國半導體產業此前在生產和出口方面主要依靠中國,裝備和技術方面主要依靠美國,但隨著中美矛盾加劇,韓國半導體產業也成為“夾在鯨魚之間的蝦米”。分析認為,如果韓國半導體產業繼續維持當前的“曖昧態度”,未來可能中美任何一方都不會容忍,因此現在到了修改戰略的時候了。
韓國媒體擔心,如果韓國半導體完全站在美國一方,加入美國主導的全球半導體供應鏈,有可能受到中國方面的反制,比如禁止半導體制造的核心原材料對韓出口等措施。特別是韓國半導體企業正在全球進行各種并購,中國還是有可能在相關審查和批準過程中拖延時間。
近年來,中國半導體的市場份額正在快速增長。據美國半導體行業協會預測,中國企業在全球半導體市場的份額將從2020年的9%,增長到2024年的17.4%,中國將成為僅次于美國和韓國的全球第三大半導體生產國。
瞬雨認為,面對韓美半導體聯盟,中國不需要你死我活的對抗,中國的優勢就是市場。“以市場換技術”,到現在也是管用的。瞬雨表示,中國可以聯合半導體消費市場結成“用戶同盟”,用市場作為對美韓等談判的話語權。這方面,美國作為石油消費大國,與石油輸出國組織歐佩克(OPEC)的競爭性共生關系可以借鑒,而中國可以在芯片方面用好“用戶同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