業內對于顯示界的主流——Mini LED和OLED兩大技術路線的應用,孰優孰劣一直存在著爭議。各大品牌對Mini LED與OLED態度更是冰火兩重天。
但不可否認的是,近年來,在蘋果、三星、索尼與TCL等全球消費電子巨頭的牽頭發展下,Mini LED已成為全球顯示領域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級。
作為國內封裝行業頭部企業和Mini/Micro顯示技術先行者,瑞豐光電(300241)在Mini LED領域歷經七年的深耕發展,積累了豐富的技術經驗和產出多項技術解決方案。
近日,維科網顯示對瑞豐光電研發總工程師朱劍飛先生進行了采訪,圍繞Mini LED與OLED兩大技術路線的發展進行深入探討。
Mini LED VS OLED Technology & Cost
在未來顯示市場中,Mini LED和OLED兩種顯示技術將保持長時間的并行關系。朱劍飛認為,截止當下,OLED技術仍然存在著自身無法逾越的“先天缺陷”,不可能完全取代mini LED市場。
技術交鋒
首先,OLED屏幕使用的的是有機自發光材料,且RGB三色發光材料的使用壽命存在差異,因此在屏幕點亮時,若某區域(通知欄、LOGO、虛擬鍵位等)長時間保持顯示一種圖像,就會導致RGB三色發光材料中的某種材料消耗過度,近而產生被業內詬病的“燒屏”現象,而這種現象是不可避免——由材料上的物理性質所造成。
其次,為了保持OLED屏幕中發光材料的活性,在屏幕發光過程中,不能對發光層電壓加高,因此在戶外一些高亮場景下,OLED的屏幕亮度也是一個大槽點。
而對Mini LED而言,由于使用的是無機半導體材料,不需要顧及發光材料的壽命衰減問題,Mini LED可以輕松做到1000nit以上的高亮顯示。
瑞豐光電Mini LED采用比小間距LED更加密集的芯片分布,亮度可達2000nits,具有高亮度、高色域、高對比度、低功耗、高分區、超薄等特點,即便是在正午烈日時,屏幕也能呈現鮮艷的色彩以及清晰的畫面細節,輕松滿足戶外顯示需求。
成本比較
隨著近年Mini LED的價格不斷下探,已經覆蓋中端和高端產品,形成“燎原之勢”。而OLED也在中小尺寸顯示市場占領一席之地。那么在產品應用上,Mini LED與OLED哪個更具備成本優勢?
據DSCC公開數據顯示:
● 對于12.9英寸的ipad而言,具備2598分區控光且搭載10000顆Mini LED芯片的屏幕要比LTPO OLED屏幕貴。
● 對于27英寸的MNT而言,具備1152分區控光且搭載5000顆Mini LED芯片的屏幕就要比LTPO OLED屏幕便宜。
● 對于65英寸的TV而言,DSCC預計W-OLED產品成本略高于Mini LED,目前Mini LED在這一尺寸面板上的成本優勢在2%上下,到2025年成本優勢將擴大到15%。
朱劍飛表示,在未來Mini LED的成本降低速度將顯著快于WOLED,同時隨著Mini LED產業規模化進程加速,Mini LED的成本優勢會更大。
目前,瑞豐光電利用新技術引入、產品設計優化、材料利用率提升以及產業規模化等優勢,在中端中大尺寸產品市場,瑞豐Mini LED背光產品的成本可控制到比傳統LCD背光產品只上升30%左右。
隨著Mini LED的良率與產能大幅提升,整體成本也將逐漸下滑。在MNT與TV等中大尺寸的整機產品中,Mini LED背光模塊的成本占比已經下降至不再影響整機產品定價的程度,性價比高。當然,終端的品牌廠商為追求利潤,還會做一些溢價調整。
創新突圍 | 瑞豐光電新謀略
Innovation & Ruse
在國際局勢緊張、疫情反復、通貨膨脹等宏觀經濟環境下,國內外電子消費行業需求不足,加之LED封裝行業同質化競爭加劇,尤其在傳統的LCD背光與通用照明領域,“價格戰”現象更甚!
為打破行業紅海,實現盈利增長新曲線,瑞豐光電積極尋求創新突破,以“巧力”破局突圍。瑞豐光電打破Mini LED技術的應用局限性,巧妙地將Mini LED技術應用到了通訊信息與照明領域。
在2022年法蘭克福照明展上,瑞豐光電創新產品Mini lighting paper以柔性面光源的形式首次亮相。
此外,瑞豐光電還將Mini LED技術首創應用于手機后蓋燈光展示,為Nothing Phone打造了一個極致炫酷的手機后蓋,率先實現Mini LED在手機行業的規模化商用。
瑞豐Mini LED 背光直顯兩手抓
在多項核心技術的加持下,瑞豐光電Mini LED背光直顯兩手抓,既在Mini LED背光領域取得重大突破,也在Mini LED直顯領域積極探索和創新。
憑借自身先進的Mini/Micro LED顯示技術,瑞豐光電Mini LED在TV、Monitor、平板、筆電、VR/AR、車載顯示等領域均有成熟的解決方案,現已配合客戶完成多個定制化Mini/Micro顯示項目,并獲得全球各行業頭部廠商的認可。
未來,瑞豐光電也將持續用新技術去賦能傳統領域,打破傳統市場的局限性,追尋更多的增長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