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合III-V 族半導體和手性鹵化物鈣鈦礦,美國國家再生能源實驗室(NREL)科學家開發出一種新的自旋控制LED,控制電子自旋在室溫下發射偏振光,可能徹底改變光電領域。
當今多數光電設備都是基于控制電荷,但多數人忘記了另一個也能控制以提高光電設備性能效率的參數:電子自旋。
自旋控制LED是一種利用自旋電子學原理操控LED(發光二極體)發光特性的技術,透過改變電子自旋狀態來調整光的發射,從而實現更高效光源或顯示成果。
2021年,美國國家再生能源實驗室(NREL)研究人員發表過一篇論文,解釋如何使用兩個鈣鈦礦層建立阻止電子向錯誤方向“旋轉”的過濾器,制造出一種新型偏振發光二極體控制電子自旋,該二極體能在室溫下發射自旋控制的光子,不需經過磁場或鐵磁接觸,而當時研究取得的突破還包括消除零下低溫需求,提高資料處理速度并減少耗電量。
最近,研究團隊再成功整合III-V半導體光電結構與手性鹵化物鈣鈦礦半導體,或者說將現有商業化LED改造成也能控制電子自旋的LED。
提高光電轉換效率
手性是指材料結構不能與其鏡像疊加,比如“左手”取向的手性系統能允許“向上”自旋的電子傳輸,但會阻止“向下”自旋的電子,反之亦然。由于手性結構可調控光的偏振性,利用手性鈣鈦礦,電子自旋被轉換為發射光的自旋或偏振,研究人員便能將LED 轉變為在室溫且無磁場情況下發射偏振光的LED。
先前測得的光偏振度達約2.6%,現在,藉由添加由元素周期表第三列、第五列材料制成的III-V 族半導體(如砷化鎵、磷化銦),團隊將極化率提高至約15%,偏振度可直接測量LED 中的自旋累積。從LED顯示器、太陽能電池到雷射光學元件,新研究將為許多現代光電設備提供新轉型途徑,結合手性鈣鈦礦的光吸收特性與III-V族半導體高效能,將提升整體設備光電轉換效率。此外,手性鈣鈦礦制備成本相對較低,與III-V族半導體結合可能降低整體設備生產成本。新論文發表在《自然》(Nature)期刊(DOI: 10.1038/s41586-024-07560-4)。
來源:科技新報